[实用新型]一种绿色轻薄桑蚕丝银纤维交织防辐射面料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7233.X | 申请日: | 201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346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2-18 |
发明(设计)人: | 吴水明;徐宝法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县舒丽乐纺织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D15/00 | 分类号: | D03D15/00;D03D1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08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绿色 轻薄 桑蚕丝 纤维 交织 防辐射 面料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绿色轻薄桑蚕丝银纤维交织防辐射面料。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许多便捷、高效的现代化办公、生活用品,如电脑、电视机、微波炉、电磁灶、红外线炉、手机、电吹风等,然此类电子设备发射的无线电波,辐射到办公区域或生活空间,受伤害最大的是正在孕育宝宝的准妈妈,因此,以防辐射面料支撑的防辐射孕妇服很受准妈妈们的青睐。而目前防辐射服大多是采用金属不锈钢纤维混合织物制成,“厚重、粗狂”,夏天贴身穿着,担心金属纤维触出会伤及身体,大多数准妈妈只能将防辐射服穿在其他衣服之外。为告别防辐射服装“粗狂、单一、厚重”之现实,迎来绿色、轻薄、保健的新时代,是纺织业界科技工作者肩负的重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亲肤、柔软、清爽、透气、富有光泽,具有超强防辐射能力、抗菌、抗臭、抗静电功能的绿色轻薄桑蚕丝银纤维交织防辐射面料。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绿色轻薄桑蚕丝银纤维交织防辐射面料,由经线和纬线交织而成,其中,所述经线包括A经线、B经线,所述纬线包括C纬线、D纬线,
A经线采用真丝纤维,B经线采用银纤维,
C纬线采用真丝粘胶复合色丝,D纬线采用银纤维,
经线和纬线采用缎纹地小提花组织,
A经线采用中捻度S捻20D/22D/2真丝纤维,
B经线采用中捻度Z捻40D银纤维,
C纬线采用低捻度S捻98D真丝粘胶复合色丝,
D纬线采用低捻度Z捻40D银纤维,
A经线、B经线按1∶1比例排列,
C纬线、D纬线按1∶1比例排列,
经线密度为800根/10cm,纬线密度420根/1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由于构成织物的纤维采用素称“纤维皇后”的天然桑蚕丝纤维,其天然蛋白中富含18种氢基酸,具有绿色滋润的养护肤功能;银纤维是一种自然界形成的天然元素,具有超强的防电磁辐射能力、除异味、强力抗菌,抗静电,调节体温,促进血液循环,桑蚕丝、银纤维防辐射服具有安神助眠、安胎之功用,极佳的屏蔽效果,同时更具有轻薄的特性,手感柔软轻盈,富有光泽,清爽透气,是一款绿色、轻薄、环保、健康的桑蚕丝、银纤维交织防辐射面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A经线;2、B经线;3、C纬线;4、D纬线。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纵格代表经线,横格代表纬线。
一种绿色轻薄桑蚕丝银纤维交织防辐射面料,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缎纹地小提花组织,
其中,经线包括A经线(1)、B经线(2),纬线包括C纬线(3),D纬线(4),
A经线(1)采用真丝纤维,
B经线(2)采用银纤维,
C纬线(3)采用真丝粘胶复合色丝,
D纬线(4)采用银纤维,
经线和纬线采用缎纹地小提花组织,
A经线(1)采用中捻度S捻20D/22D/2真丝纤维,
B经线(2)采用中捻度Z捻40D银纤维,
C纬线(3)采用低捻度S捻98D真丝粘胶复合色丝,
D纬线(4)采用低捻度Z捻40D银纤维,
A经线(1)、B经线(2)按1∶1比例排列,
C纬线(3)、D纬线(4)按1∶1比例排列,
经线密度为800根/10cm,纬线密度为480根/10cm,
A经线(1)、B经线(2)和C纬线(3)、D纬线(4)互相垂直交织成布,
A经线(1)、B经线(2)经检验后,通过自动络筒,经倍捻、定型、整弦、穿经这几道工序,
C纬线(3)、D纬线(4)经检验后,通过自动络筒机络筒,经倍捻, 定形、倒筒这几道工序,
经上述加工工序的A经线(1)、B经线(2)与C纬线(3)、D纬线(4)一起织造成坯布;
整个织造过程中,应控制好真丝纤维的张力。
织造好的坯布经棚布、缝头、精炼、脱水、手工开幅、柔软、拉幅这几道后整理工序,一种绿色轻薄桑蚕丝银纤维交织防辐射面料制造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县舒丽乐纺织品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县舒丽乐纺织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72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控制电路以及充电电路
- 下一篇:电子部件用插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