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雾化装置及超声波加湿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7186.9 | 申请日: | 2012-12-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2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杨义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义根 |
主分类号: | B05B17/06 | 分类号: | B05B17/06;F24F6/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8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雾化 装置 超声波 加湿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雾化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液体雾化的雾化装置及超声波加湿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液体雾化的方法之一就是采用超声雾化方案,通过超声雾化器对液体(如水、药剂、香剂)予以雾化。超声波加湿器就是采用超声雾化方案的应用之一。
传统的超声波加湿器包括机座和水箱组件,水箱组件连接在机座的上方,所述机座上安装有雾化装置,雾化装置具有换能器(又叫雾化片或压电陶瓷片)。当水箱组件中加入足够的水后,借助水箱组件的底部结构(水阀)来控制水从水箱底部流入机座内并覆盖换能器,换能器将机座中的水进行高频振荡使其雾化。水箱组件必须具备足够的密封性来隔绝水箱组件中的水与外界空气接触,才能通过水箱组件的底部结构控制流入机座内的水量,从而保证覆盖在换能器上的水位具有固定高度时产生水雾。因此,现有的超声波加湿器存在如下缺陷:由于需要借助水箱组件的底部结构来控制水从水箱底部流入机座,水箱组件的结构复杂且要求具有较高的密封性,从而导致制造工艺复杂、加工制造成本较高、可靠性较差且雾化效率较低。
另外,为了提高雾化效率,某些厂家对现有的超声波加湿器进行改进,在换能器上方增加聚能罩。比如,申请号201010124717.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雾化装置的聚能罩,聚能罩直接压紧在换能器上,而聚能罩的下部设置二个进水孔,所述聚能罩旋合在雾化器的壳体上。该结构的聚能罩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雾化效率,但仍存在如下缺陷:
1、该专利申请仍需要借助水箱组件的底部结构来控制水从水箱底部流入机座,确保覆盖在换能器上的水位具有固定高度时聚能罩发挥聚集水雾的效果,因此并未改变传统的超声波加湿器中水箱组件的结构,仍存在水箱组件结构复杂且要求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而导致制造工艺复杂、加工制造成本较高、可靠性较差且雾化效率较低(经实验证明,其雾化效率的提升空间也仅仅只是在大约5%到8%之间,故雾化效率的提升效果不明显)。
2、由于聚能罩是固定的,需要由水箱组件配合控制流到换能器上的水量,才能保证聚能罩发挥聚集水雾的效果。若从水箱组件流到换能器上的水量过多,甚至水位没过聚能罩的顶部时,聚能罩对提高雾化量的改善效果不明显,因此,现有的聚能罩不仅适应性较差,且雾化增强效果也不甚理想。
3、由于聚能罩固定在雾化器的壳体上,不仅安装不便,且清洗时需要从壳体上拆卸聚能罩,操作繁琐、清洗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雾化装置及超声波加湿器,在换能器上方的液体中漂浮设置雾化增强部,使换能器上方的液体处于任何液位高度时均能产生较佳的雾化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雾化装置,包括换能器,在换能器上方的液体中漂浮设置的雾化增强部;
其中,该雾化增强部包括:具有贯通孔的引导筒,该贯通孔的轴向中心线与换能器的轴向中心线一致;连接引导筒且漂浮在换能器上方的液体表面的浮力部。
其中,连接在引导筒底部的限位环。
其中,在换能器的四周固定设置多根导向柱,在浮力部上设置多个导向孔,且每根导向柱穿过其中一个导向孔。
其中,在换能器的四周固定设置多根导向柱,而浮力部漂浮在由多根导向柱之间形成的导向区域的液体表面。
其中,在浮力部的外侧设置导向杯。
其中,在引导筒上外表面/内表面依次套设一个或多个套筒,且限位环连接在最外/最内的一个套筒的底端。
其中,贯通孔为圆柱形、圆锥形或圆锥台形。
其中,贯通孔的上部和下部均为圆柱形、中部为与下部的圆柱形的直径一致的半球形,且上部的圆柱形的直径小于下部的圆柱形的直径。
另外,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超声波加湿器,包括机座,在机座上连接盛放雾化液体的水箱,在水箱中设有上述雾化装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换能器上方的液体中漂浮设置雾化增强部,在浮力部的作用下使引导筒的轴向中心线与换能器的轴向中心保持一致,不仅使换能器上方的液体处于任何液位高度时均能产生较佳的雾化效果,还可以摒弃现有超声波加湿器中需要借助水箱组件的底部结构来控制换能器上的液体保持固定的液位高度,从而摆脱超声波加湿器对水箱组件的依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义根,未经杨义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71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子照相成像装置用粉盒
- 下一篇:一种板式冷凝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