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墨烧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5087.7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344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樊旗根;朱小矿;史久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F3/00 | 分类号: | B22F3/00;F27B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7 | 代理人: | 陈立航 |
地址: | 3158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石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烧舟,特别是涉及用于烧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和钐钴稀土永磁材料的石墨烧舟。
背景技术
烧结钕铁硼稀土永磁材料和钐钴稀土永磁材料毛坯生产主要工序包括配方、熔炼、粉碎、成型和烧结,熔炼后的铸锭或铸片进行粉碎后得到细粉,细粉经磁场液压机压制成型后的压坯就需要放入烧舟,压坯和烧舟一起放入惰性气体储存箱暂存,最后使用真空烧结炉进行高温烧结(烧结温度大约为1080°C左右)。
由于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和钐钴稀土永磁材料细粉极易氧化,因此成型后的压坯在存储和烧结过程中需要选择密封程度较好的烧舟。
目前,烧结钕铁硼生产一般采用金属(A3钢或不锈钢)烧舟(如图1所示)和石墨烧舟(如图2所示),而钐钴稀土永磁材料烧结一般采用耐高温不锈钢烧舟。
真空烧结炉是烧结钕铁硼和钐钴永磁材料的关键设备,众所周知真空烧结炉都有一定的泄漏率(也有称压升率),在真空烧结炉内接近绝对真空的过程中每时每刻都有空气漏进真空烧结炉内部,为了维持真空烧结炉内的真空度,需要通过真空泵不断地抽气达到平衡,而这些漏进炉体内部的空气,通过扩散不断地和炉内的产品接触,导致产品被氧化,如果泄漏率大,产品被氧化程度严重会导致产品性能降低甚至报废。
现有的金属烧舟的缺点在于:
在高温下容易变形,使用寿命短,烧舟盖和烧舟密封不严,产品容易氧化。
现有石墨烧舟的缺点在于:
由于只有单层的盒盖,泄漏进入真空烧结炉内部空气比较容易从盒盖和烧结上沿的缝隙中扩散进入烧舟内部而使得产品氧化,而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石墨烧舟的上沿密封面局部磨损,会导致烧舟的盒盖密封不严,漏气会更严重(如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永磁材料的石墨烧舟,采用两层盖子,其目的是使得烧舟封闭更加严密,从而更好地避免永磁材料压坯在储存和烧结过程中发生氧化。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永磁材料的石墨烧舟,采用两层盖子,其目的是使得烧舟封闭更加严密,即使烧舟外沿发生磨损,其内盖也可以保证烧舟密封严实。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了一种永磁材料的石墨烧舟,采用两层盖子,使得永磁材料在真空烧结炉内烧结时大大减慢了泄漏进烧结炉内部的空气扩散进入烧舟内部的速度,减少了永磁材料产品的氧化。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石墨烧舟,包括:舟体和盖住舟体的外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烧舟还包括一个置于外盖内侧的内盖。
优选地,所述舟体上沿有一个内陷平台用于放置内盖。
优选地,所述外盖的外缘与舟体上沿的外缘平齐,且外盖内侧有一个突出部分,该突出部分的外缘卡在舟体上沿的内缘。
优选地,所述外盖的外缘包裹住舟体上沿的外缘。
优选地,所述舟体的内、外四底角均为过渡圆角。
优选地,所述舟体为长方体或正方体。
优选地,所述舟体、外盖和内盖都为石墨材料。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层盖子石墨烧舟,密封更加严实,可以避免在真空烧结炉微量泄漏的情况下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因为在高真空的条件下气体分子以很快的速度扩散,其碰撞主要是气体分子和真空容器内各平面的碰撞,而采用双层结构,可以大大减缓和减少气体分子扩散到烧舟内部中去。
采用双层盖子石墨烧舟,密封更加严实,避免稀土元素挥发到烧舟外部,减少了永磁材料对真空烧结炉的污染,引发设备故障。
在各边角处采用过渡圆角,避免了应力集中和热胀冷缩不均匀导致石墨烧舟的损坏。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金属材料制作的烧舟示意图;
图2现有技术的石墨烧舟示意图;
图3现有技术石墨烧舟漏气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永磁材料石墨烧舟结构一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永磁材料石墨烧舟结构二示意图;
图6A为本实用新型永磁材料石墨烧舟舟体主视图;
图6B为本实用新型永磁材料石墨烧舟舟体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宁达工业有限公司;北京中科三环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508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粉末冶金的偏心斜齿轮成型模具的结构
- 下一篇:蜡屑清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