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满液式蒸发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3088.8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450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胡易木;王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意(浙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满液式 蒸发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空调中的满液式蒸发器。
背景技术
授权公告号 CN 202195625 U、授权公告日 2012年04月18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包括筒体,筒体内设有空腔,筒体两端均密闭连接有封头,筒体底部设有与空腔连通的制冷剂进液口,筒体一端的封头上设有载冷剂入口、载冷剂出口,空腔里设有防腐型螺纹换热管,该防腐型螺纹换热管一端与载冷剂入口密闭连接,另一端与载冷剂出口密闭连接。该实用新型的满液式蒸发器通过防腐型螺纹换热管、折流板、液位控制器等组件在蒸发器筒体的空腔内的合理设置,使蒸发器在使用时就可以直接将载冷剂通入蒸发器中的换热管内进行降温冷却,不需要再次冷却,也会不侵蚀换热管,同时避免了间接冷却设备的使用,避免了制冷量的流失,有效节省了能耗,也降低了生产成本。但是,其和传统的满液式蒸发器一样,从吸气口出去的制冷剂气体中,带有制冷剂液体,而这些制冷剂液体会造成液压缩、机组性能的下降及冷冻油的稀释,冷冻油稀释后粘度降低,无法在压缩面形成油膜起到润滑以及密封的作用,另外,还会使得压缩机寿命的大大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满液式蒸发器,其结构简单,解决了传统的满液式蒸发器因吸气带液造成液压缩、机组性能的下降、冷冻油的稀释以及压缩机寿命的大大降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满液式蒸发器,包括蒸发器筒体、设置在所述蒸发器筒体内的多个换热管,所述蒸发器筒体设有制冷剂进口和吸气口;所述蒸发器筒体内设有油气分离板,所述油气分离板和所述蒸发器筒体围成一和所述吸气口相通的油气分离室,所述油气分离室内设有多个过热管。
经膨胀阀节流降压后的制冷剂通过制冷剂进口进入蒸发器内,此时,在蒸发器内冷冻油密度小,浮在制冷剂液面上,蒸发器内部的制冷剂液体与换热管内的热水进行热交换,在蒸发器内部产生强烈的沸腾,沸腾过程中将浮在制冷剂液面上的油一起带入油气分离室内,而油气分离室内按照合理的设计,布置了相应的过热管,过热管内部设有热水,此时在油气分离室内有未蒸发完的制冷剂液体,与制冷剂的油液混合物以及制冷剂湿蒸汽,一起在油气分离室内与过热管内的热水进行热交换,将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油液混合物以及制冷剂湿蒸发,从而完成制冷剂液体与冷冻油进行分离,此时冷冻油与制冷剂气体通过吸气管被压缩机吸入,进行压缩。
作为优选,所述过热管和所述换热管相平行。
作为优选,所述过热管和所述换热管交错设置,正投影成90°夹角。
作为优选,所述油气分离板包括左侧板、右侧板及下侧板,所述左侧板和所述蒸发器筒体之间及所述右侧板和所述蒸发器筒体之间均设有分换热管。
作为优选,所述多个过热管形成靠近所述制冷剂进口的第一换热部分和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分上方的第二换热部分,所述第一换热部分和所述第二换热部分之间有空腔。
作为优选,所述多个过热管排列成相互平行的多行,相邻两行换热管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过热管壁厚为0.5-1.5mm。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管壁厚为0.5-1.5mm。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满液式蒸发器,其结构简单,解决了传统的满液式蒸发器因吸气带液造成液压缩、机组性能的下降、冷冻油的稀释以及压缩机寿命的大大降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蒸发器筒体,101-制冷剂进口,102-吸气口;
2-换热管;
3-油气分离板,301-左侧板,302-右侧板,303-下侧板;
4-油气分离室;
5-过热管;
6-分换热管;
7-第一换热部分;
8-第二换热部分;
9-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意(浙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美意(浙江)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308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真空三通阀
- 下一篇:密封磨损自动补偿式球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