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压缩柱焊接的反变形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3079.9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68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刘铁成;于永刚;杜传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思为机器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郑乘澄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压缩 焊接 变形 工装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焊接的辅助工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1种压缩柱焊接的反变形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压缩柱的焊接采用窄间隙焊接,并且焊接电压、焊接电流较大,焊接后的变形也较大。而压缩柱本身属于重厚板板材焊接,厚度达到355mm,重量可以达到数十吨,焊后调形十分困难,在没有大型压力设备的工厂几乎不能实现调形作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压缩柱焊接的反变形工装,使用该工装进行焊接能解决焊接后的调形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缩柱焊接的反变形工装,包括底座,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底座上滚动摩擦的两组滚杠,从靠近压缩柱的焊缝处起至远离焊缝方向,每组滚杠中的各个滚杠直径依次递减。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工件放置在两组滚杠上形成的中间高两边低的形式,使得被焊接的两工件在焊接完成后即成折线形。当被焊接的两金属在逐渐冷却时,由于焊缝处的不对称收缩,使得焊接后的两工件发生反变形,从而最终得到了直线度较高的焊接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1、第一工件;22、第二工件;31、第一滚杠、;32、第二滚杠;33、第三滚杠;34、第四滚杠;35、第五滚杠;36、第六滚杠。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例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一种压缩柱焊接的反变形工装,包括底座1,还包括在底座上滚动摩擦的两组滚杠,从靠近压缩柱的焊缝处起至远离焊缝方向,每组滚杠中的各个滚杠直径依次递减。
本实用新型的动作原理如下:
图1中,图中左侧的工件为第一工件21,右侧的工件为第二工件22,第一工件下方的滚杠从左至右依次为第一滚杠31、第二滚杠32、第三滚杠33,从第一滚杠至第三滚杠直径依次加大,这三根滚杠构成一组。第二工件下方的滚杠从左至右为第四滚杠34、第五滚杠35、第六滚杠36,从第四滚杠至第六滚杠直径依次递减,这三根滚杠构成另一组。
将工件放置在两组滚杠上,由于中间的第三滚杠和第四滚杠的高度高,两边的第一滚杠和第六滚杠高度第,工件由于重力形成的中间高两边低的形式。在焊接完成后使得被焊接的两工件的即时形状为成折线形。当被焊接的两金属在逐渐冷却时,由于焊缝处的不对称收缩,使得焊接后的两工件发生反变形,两端逐渐上翘,先是工件两端上翘离开了第一滚杠和第六滚杠,然后是离开了第二滚杠和第五滚杠,最终焊接工件的上平面达到水平,从而得到了直线度较高的焊接件。
本实施例仅列举出了每组滚杠由三根组成的情况,实际上为了生产方便,还可以更多或更少,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思为机器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思为机器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30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参清洗机
- 下一篇:一种带灯光情景记忆的智能LED照明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