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淘米盆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3065.7 | 申请日: | 2012-12-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0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陈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欢 |
主分类号: | A47J43/24 | 分类号: | A47J43/24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前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孔祥超 |
地址: | 4000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淘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厨具用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淘米盆。
背景技术
目前人们淘米的时候,都是把米倒入盆里,加水,用手搓,然后倒掉淘米水,几经反复以后才将米洗净,用手直接淘米不够卫生,而且倒淘米水的同时,也容易把米粒倒出,造成粮食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利于淘米卫生,不浪费粮食的淘米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淘米盆,包括一个底部具有网状小漏洞的圆柱形网状盆(1)和一个圆柱形的外层盆(2),所述网状盆(1)置于外层盆(2)内,在所述外层盆(2)底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球状凸起(3),该球状突起(3)与网状盆(1)底部的网状小漏洞相适配;所述网状盆(1)底部中央,垂直设置有一个销钉(5),该销钉(5)上套接有一个“L”形转动把手,该转动把手包括连接段(4a)和把手(4b),在所述连接段(4a)的下端设置有四根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搅动棒(6),且搅动棒(6)平行于网状盆(1)的盆底。
采用以上结构,球状突起可以堵上网状小漏洞,防止淘米水外漏,转动把手与销钉套接,可以做横向转动,带动搅动棒对米进行淘洗,不再需要直接用手淘洗,卫生安全,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网状盆(1)的网状小漏洞的直径为1mm。采用以上结构,网状小漏洞的直径小于米粒直径,可防止米粒漏出,避免浪费粮食。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把手的连接段(4a)垂直于网状盆(1)的底部,所述把手(4b)平行于网状盆(1)的底部。采用以上结构,转动淘洗米粒的时候更省力,效率更高。
考虑到人们常用手搓洗淘米,依据手指的直径,所述搅动棒(6)的直径优选为10mm。
作为优选,所述转动把手和搅动棒(6)为注塑成型。采用以上方案,方便清洗,且不会因生锈带来更多的细菌,进一步保障了人们的饮食卫生安全。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保障卫生安全,也可以避免浪费粮食,使用省力高效,适用于各类场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淘米盆,包括一个底部具有网状小漏洞圆柱形的网状盆1和一个圆柱形的外层盆2,所述网状盆1的网状小漏洞的直径为1mm,所述网状盆1置于外层盆2内,在所述外层盆2底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球状凸起3,该球状突起3与网状盆1底部的网状小漏洞相适配;所述网状盆1底部中央,垂直设置有一个销钉5,该销钉5上套接有一个“L”形转动把手,该转动把手包括连接段4a和把手4b,所述转动把手的连接段4a垂直于网状盆1的底部,所述把手4b平行于网状盆1的底部;在所述连接段4a的下端对称固定设置有四根按圆周均匀分布的搅动棒6,所述搅动棒6的直径为10mm;所述转动把手和搅动棒6为注塑成型。
使用时,把网状盆1置于外层盆2内,并使外层盆2内的球状突起3与网状盆1底部的网状小漏洞一一对齐扣合,再将米倒入网状盆1里,加水淹过搅动棒6,再用手转动把手4b,并带动连接段4a上的搅动棒6一起转动,这时米粒在水流的带动下,一起转动起来,为了达到搓洗的效果,可沿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来回旋转把手4b。
淘米水变浑浊以后,取出网状盆1,淘米水顺着网状小漏洞流出,流完以后,再放入外层盆2,重复以上操作,直到淘米水变清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欢,未经陈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306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盆
- 下一篇:一种用于电烤炉的外挂式控制面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