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连接短舱和吊挂盒段的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2313.6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865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9-11 |
发明(设计)人: | 俞麒峰;翁豪杰;彭森;刘钊;林国政;胡寅寅;张宏杰;周颂平;马世伟;贾大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64D29/06 | 分类号: | B64D2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11256 | 代理人: | 楼仙英;徐年康 |
地址: | 20012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连接 吊挂 发动机 辅助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连接短舱和吊挂盒段的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
背景技术
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位于短舱外涵及短舱核心罩之间,包括吊挂盒段滑轨以下的侧壁以及吊挂盒段延伸段,主要起对外涵道气流起整流的作用。传统的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与短舱核心罩连接在一起,检修的时候随核心罩体一起打开,传统的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为与短舱一体化设计,属于短舱结构件。
传统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与短舱一体化设计时,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连接到短舱上部后再与吊挂盒段相连,故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外形要略大于吊挂盒段的外形宽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与吊挂盒段一体化设计的概念,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上的力可以直接传到吊挂盒段结构上。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内部为框架结构,通过机械连接与吊挂盒段相连,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外面框架覆盖整流蒙皮。用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与吊挂盒段一体化设计,可以设计一种更窄的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外形,使发动机外涵流道面积显著增加,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率,提高飞机的经济性,具有更高的市场竞争力。
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处于短舱反推移动罩内表面和短舱核心内罩之间,在发动机的外涵道内,其表面作为发动机外涵道的气流分离面。因发动机-短舱-吊挂盒段一体化设计的需要,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与传统型的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其最大的区别在于其支撑方式的不同。传统型的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为短舱反推结构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悬挂于吊挂盒段主盒段下。
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属于吊挂盒段结构的一部分,相对于吊挂盒段主盒段而言,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属于非主承力结构,为二级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实现了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与吊挂盒段的一体化设计。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短舱核心后罩是通过导轨这一特殊的接口形式向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传递载荷,短舱核心前罩是通过铰链连接到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上。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内部为框架结构,通过机械连接与吊挂盒段相连,这样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就可以看成连接到吊挂盒段上的结构,故称为与吊挂盒段一体化设计。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连接短舱和吊挂盒段的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包括:前框架,其包括前梁、后梁、中间横梁和中间斜梁;其中,所述前梁的一端用于连接到吊挂盒段上另一端用于连接到短舱的核心前罩上;所述后梁位于所述前梁的下游,其一端用于连接到吊挂盒段上另一端用于连接到短舱的核心前罩上;所述中间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到所述前梁和后梁上;所述中间斜梁的一端连接到所述中间横梁上另一端向所述后梁倾斜并用于连接到所述吊挂盒段上;后框架,其从所述后梁向后延伸,上端用于连接到所述吊挂盒段,所述后框架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用于引导短舱的核心后罩的导轨以使所述短舱的核心后罩相对所述吊挂盒段滑动打开。
具体地,所述前框架的后梁通过枢接座连接到吊挂盒段上,所述中间斜梁的另一端也连接到所述枢接座上。
具体地,所述中间横梁上枢接有多个铰链,所述多个铰链的另一端枢接到短舱的核心前罩上以使所述核心前罩相对所述吊挂盒段可转动地打开。
具体地,所述前框架的前梁和吊挂盒段连接的一端具有球铰支座,所述球铰支座上设置有腰形孔,轴承通过衬套可偏转地设置在所述腰形孔内,所述轴承用于容纳将所述前梁和吊挂盒段连接在一起的接头。
具体地,所述前框架和所述后框架可拆卸地连接到所述吊挂盒段上。
具体地,所述前框架具有至少两个中间横梁,所述至少两个中间横梁是通过支撑铰链来连接的。
具体地,所述支撑铰链包括大致方形的外框以及布置于所述支撑外框内部的对角连接的肋。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和吊挂盒段一体化的设计可以更好的贴合吊挂盒段的外形,这样可以设计出更窄的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
附图说明
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将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描述其示例性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示出了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与短舱和吊挂盒段连接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的主要结构在第一角度观察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的主要结构在第二角度观察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的主要结构的侧视图;
图5示出了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的主要结构的后框架的可拆卸结构;
图6示出了发动机涵道辅助结构的前框架的前梁与吊挂盒段连接的防热膨胀结构;
图7示出了图6的防热膨胀结构的截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未经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23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米饭分装机
- 下一篇:一种数字伺服控制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