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矢量推力型无人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10068.5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05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26 |
发明(设计)人: | 权军;田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全华时代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5/14 | 分类号: | B64C15/14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矢量 推力 无人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人机领域,尤其是一种矢量推力型无人机。
背景技术
作用在无人机上的推力是一个有大小、有方向的量,这种量被称为矢量,推力矢量技术就是通过偏转电动机喷流的方向,从而获得额外操纵力矩的技术。
目前,普通无人机运行中的飞行迎角是比较小的,在这种状态下无人机的机翼和尾翼都能够产生足够的升力,可以保证无人机的正常飞行。但是,当无人机攻角逐渐增大,无人机的尾翼将陷入机翼的低能尾流中,可能造成尾翼失速,甚至使无人机进入尾旋而导致坠毁,此时,纵然电动机工作正常,也无法使无人机保持平衡并停留在空中。
经过检索发现以下相关技术:
潜水器用三维矢量推进装置(CN202226050U),包括原动机、机座、至少三组相同结构的推力机构并均布于机座的周边,主轴由原动机驱动,主轴与机座转动配合,主轴外端穿过机座的外壁后与转动盘的内底面固接;主轴呈中空状,其内部沿轴向穿伸传动轴,传动轴的内端伸出主轴及机座的内壁之外,并与推力方向控制器相连,另一端穿过转动盘的内底后与中心齿轮连动,该端转动地装于转动盘的外底部;中心齿轮处于转动盘内,转动盘内转动配合数根桨叶轴,桨叶轴穿过桨叶齿轮连动,桨叶齿轮通过传动件与中心齿轮相连,桨叶轴伸出转动盘的外底部与桨叶的一端固接;转动盘转动一周,桨叶绕自身轴线旋转半周。本实用新型推力的大小及方向可在三维空间内任意变化。
一种水空两用无人机的动力装置(CN202226062U),装有动力装置的无人机密封机身内端面连有机油箱支架,机油箱支架内固定装有油箱,油箱经过油管连接到单缸活塞发动机,单缸活塞发动机的输出轴啮合齿轮,齿轮传动到机身外的传动轴,传动轴端部连有可折叠式空气螺旋桨,密封机身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气口,它们由进排气装置的进排气阀来实现对密封机身的开合,机身内端面还连有动力锂电池支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是:通过电机带动螺杆,螺杆的转动带动连接有进气阀和排气阀的螺母,有效控制进气阀和排气阀的开合,使其实现无人机在空中航行时需要空气的单缸活塞发动机可以得到足够空气而正常工作,同时在水下航行时有效避免水进入无人机机身而影响航行。
无人机用双自动驾驶飞行控制装置(CN202226055U),分为主自动驾驶控制装置和备份自动驾驶控制装置,主自动驾驶控制装置正常连接在无人机的控制电路中,同时通过数据传输电台与主地面站终端通讯。备份自动驾驶控制装置控制主自动驾驶控制装置的电源,同时备份自动驾驶控制装置通往各个舵机的信号线路处于受开关控制的物理断开的状态,仅接通1路任务舵机或继电器。本实用新型将过去单套的自动驾驶控制装置替换为双套的自动驾驶控制装置。双套自动驾驶控制装置同时发生故障的几率非常低,当一套自动驾驶控制装置发生故障时,备份自动驾驶控制装置便可接替其完成飞行任务。
经过对比,以上专利文献与本专利申请的技术存在较大不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设计科学、结构合理、可控性强、起落速度快、机动性好的矢量推力型无人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矢量推力型无人机,包括螺旋桨、机身、机翼以及尾翼,螺旋桨同轴安装在机身纵轴前端,机身中部两侧对称安装机翼,机身尾部两侧对称安装有尾翼,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纵轴尾部安装有一矢量推力装置,该矢量推力装置包括电动机和喷管,所述电动机安装在机身内部,喷管前端连接电动机,喷管尾端伸出机身尾端。
而且,所述喷管尾端由喷管转向器控制摆转角度。
而且,所述机翼后侧均铰装有副翼。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本无人机在尾部安装矢量推力装置, 电动机的喷管不仅可以上下偏转,还能够左右偏转,那么推力不仅能够提供无人机的俯仰力矩,还能够提供偏航力矩,可以保证在无人机作低速、大攻角状态机动飞行,甚至在操纵舵面几近失效时利用推力矢量提供的额外操纵力矩来控制无人机正常飞行。
2、本无人机采用推力矢量技术提高了无人机的控制效率,使无人机的气动控制面,如垂尾和立尾可以大大缩小,从而减轻无人机的重量,另外,垂尾和立尾形成的角反射器也因此缩小,无人机的隐身性能也得到了改善。
3、本无人机采用推力矢量技术,可以控制容易实现反向推力,不仅有效提升无人机的机动性,而且可以缩短无人机的滑跑距离,使无人机具有前所未有的短距起落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全华时代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全华时代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1006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携式高压输电线路谐波检测仪
- 下一篇:一种赛艇桨架及应用该桨架的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