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转式插座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9062.6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03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31 |
发明(设计)人: | 杨小霞;李幼军;王广君;张正普;汪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幼军 |
主分类号: | H01R35/00 | 分类号: | H01R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插座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插座,尤其是一种旋转式插座。
普通的插座,其结构固定,不能既不能扭转也不能旋转;使用时,插头难以最佳角度插稳,若强力进行扭转,则这样插头便容易损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能够适应插头角度要求并发生旋转的旋转式插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式插座,它包括一插座外壳、一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外壳顶部和底部皆设有开口,底盖通过螺钉安装在插座外壳的底部;它还包括安装于底盖底部的电源接口、固定于底盖中部的圆柱状转管、安装于圆柱状转管上的可转内壳、安装于可转内壳上的插头芯、安装于可转内壳上的二外导电凸环、安装于圆柱状转管外壁上的二内导电凹环、连接在电源接口与二内导电凹环之间的内导线,所述可转内壳上部设有插头孔,插头芯安装于插头孔内,所述可转内壳中部设有一上端封密下端开口的圆柱形槽,二外导电凸环皆安装于圆柱形槽内,二外导电凸环分别与一内导电凹环啮合,二插头芯分别与一外导电凸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转式插座,它包括一插座外壳、一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座外壳顶部和底部皆设有开口,底盖通过螺钉安装在插座外壳的底部;它还包括安装于底盖底部的电源接口、固定于底盖中部的圆柱状转管、安装于圆柱状转管上的可转内壳、安装于可转内壳上的插头芯、安装于可转内壳上的二外导电凸环、安装于圆柱状转管外壁上的二内导电凹环、连接在电源接口与二内导电凹环之间的内导线,所述可转内壳上部设有插头孔,插头芯安装于插头孔内,所述可转内壳中部设有一上端封密下端开口的圆柱形槽,二外导电凸环皆安装于圆柱形槽内,二外导电凸环分别与一内导电凹环啮合,二插头芯分别与一外导电凸环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转内壳上可以插上插头,可转内壳可以绕圆柱状转管进行360度自由旋转,与此同时,可转内壳上的插头芯可以通过外导电凸环实现与电源接口的不间断旋转电连接;其可以通过自由旋转充分适应插头的外部应力,能使插头获得最佳插稳角度,结构简单,使用非常方便。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对本实用新型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中,1为插座外壳, 2为底盖, 3为可转内壳,4为圆柱状转管,5为插头芯,6为内导电凹环,7为外导电凸环,8为内导线,9为电源接口,10为螺钉。
如图1所示,一种旋转式插座,它包括一插座外壳1、一底盖2;所述插座外壳1顶部和底部皆设有开口,底盖2通过螺钉10安装在插座外壳1的底部;它还包括安装于底盖2底部的电源接口9、固定于底盖2中部的圆柱状转管4、安装于圆柱状转管4上的可转内壳3、安装于可转内壳3上的插头芯5、安装于可转内壳3上的二外导电凸环7、安装于圆柱状转管4外壁上的二内导电凹环6、连接在电源接口9与二内导电凹环6之间的内导线8,所述可转内壳3上部设有插头孔,插头芯5安装于插头孔内,所述可转内壳3中部设有一上端封密下端开口的圆柱形槽,二外导电凸环7皆安装于圆柱形槽内,二外导电凸环7分别与一内导电凹环6啮合,二插头芯5分别与一外导电凸环7电连接;其可转内壳3上可以插上插头,可转内壳3可以绕圆柱状转管4进行360度自由旋转,与此同时,可转内壳3上的插头芯5可以通过外导电凸环7实现与电源接口9的不间断旋转电连接;其可以通过自由旋转充分适应插头的外部应力,能使插头获得最佳插稳角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幼军,未经李幼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906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