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螺旋式污泥脱水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7487.3 | 申请日: | 201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8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钟春红;郑恒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源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12 | 分类号: | C02F1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螺旋式 污泥 脱水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脱水机,尤其是涉及一种螺旋式污泥脱水机。
背景技术
污水处理厂以及污水站在进行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污泥,未经恰当处理处置的污泥进入环境后,直接给水体和大气带来二次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的活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污泥脱水机常见类型有:一种是板框式污泥脱水机:价格低廉,擅长无机污泥的脱水,泥饼含水率低,其缺点在于易堵塞,需要使用高压泵,不适用于油性污泥的脱水,难以实现连续自动运行。另一种是带式污泥脱水机:采用浓缩脱水一体机,对进泥浓度很低的二沉池污泥进行直接浓缩脱水,具有动连续运行,具有处理量大,操作简单,适应工况广泛等特点,其缺点在于处理量不大,污泥脱水机间环境较差,臭味较大,不适用于有毒有害泥水分离,如医院污泥等。还有一种是离心脱水机:利用离心力分离污泥,需要变速器结构复杂,并且电耗较高。还有些机械污泥脱水,存在污泥粘接在脱水机上的问题。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污泥脱水机的缺点,研发一种处理能力大,性能优越,能进行有毒有害泥水分离,工作环境卫生,降低能耗的一种螺旋式污泥脱水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螺旋式污泥脱水机,该具有脱水机的处理能力大,设备占地小,能耗低,自动化程度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螺旋式污泥脱水机,主要由污泥脱水机外壳、加药反应槽、计量槽、控制箱、固定环、活动环、驱动电机、挡板、螺旋推进器和集液槽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推进器设置在污泥脱水机外壳的内部,并与驱动电机连接;所述污泥脱水机外壳与加药反应槽通过柔性管连接。
所述加药反应槽设置搅拌机。
进一步的,所述计量槽设置有进泥管。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污泥由进泥管进入计量槽,从加药管加入絮凝药剂,通过搅拌机搅拌均匀,从柔性管进入污泥脱水机外壳内部,螺旋推进器将污泥向挡板压缩,滤液通过固定环和活动环之间的缝隙进入集液槽,脱水后污泥从出泥口排出,完成对污泥的机械脱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进泥口设置了计量槽,有效控制加药量;通过加入絮凝剂,污泥被压缩能快速脱水;驱动电机的功率较小,能耗低;设置紧凑,设备占地面积较小;配置有自控系统,实现自动化运行。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附图中标记及相应的零部件名称:1—污泥脱水机外壳;2—加药反应槽;3—计量槽;4—控制箱;5—冲洗水管;6—固定环;7—活动环;8—驱动电机;9—挡板;10—螺旋推进器;11—出泥口;12—集液槽;13—出液口;14—柔性管;15—搅拌机;16—加药管;17—进泥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如图1、2所示,一种螺旋式污泥脱水机,主要由污泥脱水机外壳1、加药反应槽2、计量槽3、控制箱4、固定环6、活动环7、驱动电机8、挡板9、螺旋推进器10和集液槽12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推进器10设置在污泥脱水机外壳1的内部,并与驱动电机8连接;所述污泥脱水机外壳1与加药反应槽2通过柔性管14连接。
所述加药反应槽2设置搅拌机15。
进一步的,所述计量槽3设置有进泥管17。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污泥由进泥管17进入计量槽3,从加药管16加入絮凝药剂,通过搅拌机15搅拌均匀,从柔性管14进入污泥脱水机外壳1内部,螺旋推进器10将污泥向挡板压缩,滤液通过固定环6和活动环7之间的缝隙进入集液槽12,脱水后污泥从出泥口11排出,完成对污泥的机械脱水。
采取上述方式,就能较好的实现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源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源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74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塔架式抽油机
- 下一篇:智能型温控保暖衣布线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