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机端盖与防震胶圈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4877.5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78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蔡一鸣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7/04 | 分类号: | H02K17/04;H02K5/04;H02K5/24 |
代理公司: | 合肥诚兴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9 | 代理人: | 汤茂盛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防震 胶圈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交流单相异步电动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端盖与防震胶圈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商用电机防震胶圈装配方式是在电机两端的铝端盖轴承室外壁装设防震胶圈而成,具体装配方式为:铝端盖端面布置定位孔或销,而防震胶圈的相应配合端面布置定位销或孔,两者间构成插接配合,这样,在装配时依靠粘结剂作用而使其两者达到紧固目的。上述结构存在的问题在于:首先,铝端盖及防震胶圈上的开孔及开销操作,加工成本大,同时定位孔销本身的装配强度往往不足,极易在电机工作时产生断裂现象;其次,装配时必须将铝端盖及防震胶圈上的相应孔销对准后方能插接,同时还需在插接前进行粘结剂涂覆工序,整体操作繁琐,装配难度大;最后,由于防震胶圈上的定位销为直接由防震胶圈上的胶体顺延而形成,其材质较软,一旦施力易于变形,装配时往往因其变形误差问题而导致装配后的防震胶圈的轴线与转子的实际轴线间的不同心性,从而出现工作噪音等缺陷,为电机的日后正常工作及维护埋下隐患。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电机端盖与防震胶圈连接结构,不但可有效提高其实际装配效率,同时亦可有效保证装配后的防震胶圈的轴线与转子的实际轴线间的高同心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机端盖与防震胶圈连接结构,包括端盖及防震胶圈,所述端盖外端面沿其轴线内凹设置有环形沉槽或环形凸起,所述环形沉槽或环形凸起的轴线与端盖轴线同轴设置,所述防震胶圈内圈壁与环形沉槽上的内侧槽壁或环形凸起上的外侧壁间构成过盈配合关系。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摒弃了传统电机端盖与防震胶圈插接固定方式,采用电机端盖上预设凸起或沉槽并与防震胶圈内圈壁间构成过盈配合,从而保证防震胶圈本身的位置稳定性。其操作简便,无需逐个对准定位孔和定位销,不但可有效提高其实际装配效率,同时亦可有效保证装配后的防震胶圈的轴线与转子的实际轴线间的高同心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端盖结构示意图;
图3-4为防震胶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机端盖与防震胶圈连接结构,包括端盖10及防震胶圈20,所述端盖10外端面沿其轴线内凹设置有环形沉槽11或环形凸起,所述环形沉槽11或环形凸起的轴线与端盖10轴线同轴设置,所述防震胶圈20内圈壁与环形沉槽11上的内侧槽壁或环形凸起上的外侧壁间构成过盈配合关系。
其结构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通过摒弃传统电机端盖与防震胶圈插接固定方式,采用电机端盖10上预设凸起或沉槽并与防震胶圈20内圈壁间构成过盈配合,从而保证防震胶圈20本身的位置稳定性。通过上述过盈配合方式,操作时员工无需逐个对准定位孔和定位销,不但可有效提高其实际装配效率,同时亦可有效保证装配后的防震胶圈20的轴线与转子的实际轴线间的高同心性。实际操作时亦可考虑酌情在防震胶圈20的待配合部位涂覆粘结剂,以进一步加强其与电机端盖10间的固定性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优选方案:如图3-4所示,所述防震胶圈20内还包括包覆于其内的用于加强其强度的内钢圈21,所述环形沉槽11内槽壁壁面平行端盖10轴线,所述内钢圈21的内径大于或等于环形沉槽11内槽壁直径设置。这样,在实际操作时,内钢圈21的内径可略大于环形沉槽11内槽壁直径设置,从而依靠防震胶圈20本身的软质特性来实现对于电机轴向窜动的缓冲吸振目的;同时,为保证防震胶圈20相对于电机端盖10的依附性和固定性,此处依靠内钢圈21、环形沉槽11上的内侧槽壁以及位于两者间的部分胶体间的紧密挤压配合来实现,其实际如图1及图3所示。
更进一步的,为保证环形沉槽11与防震胶圈的适配性。所述环形沉槽11外槽壁壁面整体呈现由槽顶至槽底逐渐收拢的半弧面状,所述防震胶圈20上的用于与环形沉槽11配合的一侧端面相应呈与其槽形适配的锥弧状结构;所述端盖10上的环形沉槽11为盖体一体拉伸构成。实际上,此处采用拉伸端盖结构,从而也就避免了类似卷板机壳所可能导致的装配复杂化问题;其拉伸工艺也为上述环形沉槽11的加工成型提供可能,进一步的提高了其实际加工效率,同时也确保了其加工成本的低廉性,一举多得。
鉴于上述内钢圈的布置,此处还可在防震胶圈20处围设于防震胶圈20外周面布置外钢圈22,所述外钢圈22外形呈“C”字形开环状布置。这样,一方面依靠外钢圈22的设置进一步巩固防震胶圈20在受力时的结构强度,使其不至于在电机工作时的大轴向窜动力作用下被压而产生大的径向变形;另一方面,外钢圈22的“C”字形开环状设计,也保证了在工作时允许防震胶圈20作小范围或者说是允许范围内的径向变形,以起到其初始的缓冲吸振目的。而为保证外钢圈22本身在外部大力作用下的结构刚度,此处在所述外钢圈22上环绕其周面顺延冲设有用于加强其强度的梯形槽22a,也即为使其构成类似槽轮状构造,其具体结构如图1及图3所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凯邦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4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