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翘板式钮子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4464.7 | 申请日: | 201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57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郑洁;凯林章;吴荣华;曹莉娟;刘渝;刘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23/16 | 分类号: | H01H23/1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东圣专利商标事务有限公司 52002 | 代理人: | 杨云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东***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板式 钮子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钮子开关,尤其涉及一种扳动方向与切换方向相同的翘板式钮子开关。
背景技术:钮子开关又称为肘节开关或杠杆开关,是常用的手动开关。它具接触可靠、负载大,可组合成多种电路等特点,因此被电子设备、仪器仪表等广泛采用。钮子开关分为两种,一种是扳动方向与切换方向相反,也就是常说的翘板式钮子开关;它具有接触可靠和负载大的优点。另一种是扳动方向与切换方向相同,其接触机构主要采用切入式机构;其优点是当开关扳过轴套中心位置时,切换机构立即换向,不会出现手柄在轴套中心位置停位的现象,换向比较灵活。但其缺点是:1)手柄在扳动过程中弹簧容易脱出而造成扳动失效。2)切入式换向机构为弹性接触,接线端为厚度0.25mm的弹性导电材料;不仅开关负载能力小,而且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粘接和接触不稳定现象。
发明内容: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接触稳定、扳动灵活可靠,扳动方向与切换方向相同的翘板式钮子开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括基座、设在该基座中的执动机构和切换机构;所述执动机构由固定在基座上的轴套、通过第二销轴设在基座中的拨块、设在该拨块上端孔中的第一弹簧和联接套、设在该拨块下端孔中的第二弹簧和滑动拨头、通过第一销轴设在轴套中并与联接套浮动连接的手柄构成,所述切换机构由固定在基座中的两个接线端、通过支撑件设在基座中将滑动拨头顶紧的动触片构成。
手柄和滑动拨头的下端为球头结构,联接套的上端面是与手柄下端相适配的球形凹坑结构。
与现有技术比较,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在拨块上设置了上端孔和下端孔,并用联接套将上端孔中弹簧封闭、用滑动拨头将下端孔中弹簧封闭;因此彻底克服了传统钮子开关的弹簧容易脱出而造成扳动失效的缺陷。另外,由于将弹性接触的切入式换向机构改为了杠杆式的翘板切换机构,因此彻底避免了开关负载能力小、使用过程中易出现粘接和接触不稳定的现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扳动灵活可靠、接触稳定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仰视图
图3是传统钮子开关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手柄1 第一销轴2 轴套3 联接套4 第一弹簧5 拨块6 基座7 第二弹簧8 支撑件9 动触片10 接线端11 滑动拨头12 第二销轴13 弹簧14
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执动机构由固定在基座7上的轴套3、、通过第二销轴13设在基座7中的拨块6、设在该拨块上端孔中的第一弹簧5和联接套4、设在该拨块下端孔中的第二弹簧8和滑动拨头12通过第一销轴2设在该轴套中并与联接套4浮动连接的手柄1构成。联接套4的上端面设有与手柄1下端的球头相适配的球形凹坑,该联接套在第一弹簧5的作用下与手柄1的下端保持接触形成浮动连接;滑动拨头12可在所述下端口中滑动,该滑动拨头的下端为球头结构。所述切换机构由固定在基座7中的两个接线端11、通过支撑9件设在基座7中将滑动拨头12顶紧的的动触片10构成。
从图3可以看出,传统钮子开关的执动机构由于没有设置可容纳弹簧14的上端孔或下端孔,因此在扳动手柄1的过程中弹簧14容易滑脱弹出;另外,由于没有设置拨块6,滑动拨头12是以逐渐切入的弹性接触方式沿基座7圆弧形的底部运动而实现与两接线端11连接;因此容易出现粘接和接触不稳定现象,可靠性较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振华华联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44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专利交易系统
- 下一篇:通用集成电路卡装置和相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