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氧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2521.8 | 申请日: | 2012-11-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81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莫炎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莫炎兴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氧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能在水中增加氧气含量的增氧器。
背景技术
在水产养殖中,为提高水产品的成活率,在一些气压低的天气状况下,往往需要在水中的增加氧气含量,目前增氧设备的种类很多,这些设备大多通过将空气压入水中,提高水中的氧气含量,这些增氧设备大多存在体积大、能耗高、等不足。
国家知识产权局2009年4月15日公开了本申请人申请的(“一种增氧设备(公告号:CN201219432)实用新型专利,该增氧设备,它包括电机、输出轴和圆柱形的增氧头,输出轴分别与电机、增氧头固定;输出轴内设有通气孔,输出轴表面设有进气口,进气口与通气孔连通;增氧头表面设有出气孔,出气孔也与通气孔连通,增氧设备通过电机的高速转动,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空气通过进气口进入到通气孔,然后再在出气孔高速甩出,同时由于增氧头与水的切割作用,把甩出的空气切割成小气泡,该增氧设备具有电耗省、效率高,结构简单的特点。但是,由于上述增氧设备空气从通气孔出口设置在输出轴的下端面,从通气孔出口流到增氧头表面的出气孔,需要在增氧头转弯,其阻力较大,尤其是流到增氧头周面的的出气孔更为明显,影响了增氧设备的增氧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增氧效果更好的增氧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增氧器,它包括电机、输出轴和圆柱形的增氧头,所述输出轴与电机传动连接,输出轴与增氧头固定;所述输出轴内设有通气孔,所述输出轴侧面设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与通气孔连通,所述通气孔具有出口;所述增氧头表面设有出气孔,所述出气孔也与通气孔的出口连通,所述通气孔的出口设置在增氧头对应位置的输出轴侧壁上。
所述进气口到增氧头的距离不大于25厘米。所述输出轴在增氧头以上部分的直径为d,所述输出轴在增氧头对应位置的直径为D,则D>d。
采用了上述结构,由于本实用新型的增氧器,将通气孔的出口设置在增氧头对应位置的输出轴侧壁上,与现有技术通气孔出口设置在输出轴的下端面相比,通气孔内的空气从通气孔出口拐弯处就开始离心移动,减小了空气从通气孔出口流到增氧头表面的出气孔的阻力,提高增氧设备的增氧效果。
所述进气口到增氧头的距离为5-25厘米。这样与现有技术相比,明显缩短输出轴内通气孔的长度,减小了烟囱效应的空气阻力,也有利于提高增氧设备的增氧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增氧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增氧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电机,2-输出轴,3-增氧头,4-通气孔,5-进气口,6-出气孔,7-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增氧器,它包括电机1、输出轴2和圆柱形的增氧头3,所述输出轴2与电机1传动连接,输出轴2与增氧头3固定;所述输出轴2内设有通气孔4,所述输出轴2侧面设有进气口5,所述进气口5与通气孔4连通,所述通气孔4具有出口7。所述增氧头3表面设有出气孔6(参见图2),所述出气孔6也与通气孔4的出口7连通。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的增氧器没有本质的区别,这里不再展开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增氧器的特点是:所述通气孔4的出口7设置在增氧头3对应位置的输出轴2侧壁上。所述进气口5到增氧头3的距离h不大于25厘米。所述输出轴2在增氧头3以上部分的直径为d,所述输出轴2在增氧头3对应位置的直径为D,则D>d。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莫炎兴,未经莫炎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25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