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自动结经机有效
申请号: | 201220701048.1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6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黄伟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诸暨市凯利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3J1/18 | 分类号: | D03J1/1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勤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24 | 代理人: | 胡红娟 |
地址: | 311809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自动 结经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自动结经机。
背景技术
自动结经机是一种将原来机台经轴上快用完的纱线与新的经轴上的纱线进行打结连接的自动化装置。由于自动结经机的使用,使得纱线的手工打结改为结经机的纱线的自动化结经,因此,其生产效率大大提高,同时,降低了劳动力生产成本。
目前国内市场上的结经机在纺织过程中,通过结经机上的打结部件将纱线连接,但结经机每次只能将纱线打一个单结。这种单结不是十分结实,在纺织过程中容易脱开,从而影响后续的纺织过程。
专利号为ZL200320108986.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自动结经机,由结经机机头及与其配套使用的机架组成,所述的机头由墙板及设于墙板上的无极变速电机所组成,墙板外还设有机壳,所述的电机通过四头蜗杆、蜗轮传动上轴、中轴和下轴,上轴、中轴和下轴分别带动设于机头内的上挑纱部件、打结部件和下挑纱部件。该技术方案通过四头蜗杆、蜗轮传动上轴、中轴和下轴,其传动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需要进一步提高。
专利号为99215182.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已经过保护期限)公开了一种能打双扭结的结经机机头,包括分绞机构、打结机构和前进协调机构,打结机构包括打结刀、左凸轮、动作受左凸轮控制的左弹杆以及打结刀齿轮与之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的主动齿轮和打结刀齿轮之啮合比为3:1,在打结刀右侧安装有右弹杆机构,左弹杆、右弹杆和打结刀配合运动。该结经机机头虽然能够打出双节,但是由于打结机构中的打结刀较薄,再加上该打结刀打结过程中,需要力较大,因此,在打双节的过程中,容易使得打结刀断裂,打结刀使用寿命较短,使用稳定性差。如果单纯增加打结刀的厚度以提高其强度,那么会导致打结刀无法完成打结。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多功能自动结经机,将连接在中轴与转动件之间的传动部件的传动比定为1:3并结合主要由钩针与绕线器组成的打结部件,使得本实用新型多功能自动结经机能够打出双结,并且性能稳定。
一种多功能自动结经机,包括带有墙板的结经机机头,该墙板上安装有相互联动的电机和中轴,所述结经机机头还包括受中轴驱动的打结部件,所述打结部件包括:
相对墙板固定的支架;
安装在支架上用于形成线圈的绕线器,该绕线器中带有用于拨线成圈的转动件;
滑动设置在支架上,且处在所成线圈内用以打结的钩针;
安装在所述中轴上,在每个打结周期随中轴转动一圈的凸轮,所述钩针以及转动件均受该凸轮驱动做直线往复运动;
连接在中轴与转动件之间的传动部件,且传动比为1:3。
本实用新型中,打结部件主要由钩针与绕线器组成,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打结刀形式,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打结部件不会出现断裂情形,性能稳定,能够长久使用,打结成功率近乎100%。
为了进一步提高打结部件的使用稳定性,本实用新型优选两种具体结构的打结部件。
在第一种优选结构的打结部件中,所述绕线器为与所述支架转动配合且能够轴向往复移动的打结管,该打结管也兼做所述转动件,该打结管的端部带有挡线钩,所述钩针活动插设在打结管内。选用打结管作为绕线器,打结管可以轴向往复移动并且可转动,结合插设在打结管内的钩针,通过简单的结构即可实现打结,结构简单,并且使用稳定性好,方便使用。
在该结构的绕线器基础上,作为优选,所述传动部件包括:同轴的固定在所述中轴上的第一伞齿轮;同轴的固定在所述打结管上,且与所述第一伞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伞齿轮,其中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的传动比为1:3。选用传动比为1:3的第一伞齿轮和第二伞齿轮,该简单的结构使得相互垂直的中轴与打结管之间以传动比为1:3实现传动,结构简单,还有利于打结管的转动以及轴向往复移动,从而打出双结,使用稳定性好。
在第二种优选结构的打结部件中,所述绕线器包括:支撑管,固定在所述支架上用以支撑线圈,该支撑管的端部带有挡线钩,所述钩针活动插设在支撑管内;转筒,即为所述的转动件,活动套设在支撑管上,该转筒与所述支架转动配合且能够往复移动;线夹,安装在所述转筒上,用于引导纱线绕置在支撑管外壁。该绕线器分成支撑管、转筒以及线夹三个部件,通过线夹将纱线的自由端夹住,然后通过转筒的旋转,绕线形成线圈,再由支撑管内的钩针将纱线的自由端从线圈中钩进,实现打结。绕线器采用上述三个部件的组合形式,使得各部件分工明确,能够非常稳定地配合实现纱线的打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诸暨市凯利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诸暨市凯利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70104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屏蔽外壳及其受话器
- 下一篇:上行功率控制的方法、用户设备和接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