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粉煤灰库软土道路软基综合处理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8834.0 | 申请日: | 2012-12-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49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0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杨向华;王文爽;殷如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3/04 | 分类号: | E01C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4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粉煤 灰库软土 道路 综合 处理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粉煤灰库软土道路软基综合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21世纪现代化道路已经开始面向乡镇、山区发展,道路跨越地段地形、地貌越来越复杂。由于现有的软土路基处理方法无法满足道路跨越粉煤灰段软基处理的需要,因而解决道路跨越粉煤灰段软基处理是施工单位面对的一大重点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粉煤灰库软土道路软基综合处理系统,解决了上述问题,可以不损坏模板,还能提高混凝土墙体的观感质量。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粉煤灰库软土道路软基综合处理系统,包括粉煤灰库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褥垫层、路基层、路肩和搅拌桩加密区;所述的粉煤灰库层上设置褥垫层,褥垫层上设置路基层,路基层两侧设置路肩;粉煤灰库层和褥垫层的两侧或一侧边线处设置搅拌桩加密区。
所述的搅拌桩加密区中搅拌桩设置5排。
所述搅拌桩之间间隔0.7-0.9米。
所述褥垫层厚度为0.8-1米,表面平整。
所述的路肩宽5-10米。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切实可行、施工方便,既能用于解决软土路基施工面临的问题,又能降低工程造价、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粉煤灰库层、2.褥垫层、3.路基层、4.路肩、5.搅拌桩加密区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所示,一种粉煤灰库软土道路软基综合处理系统,包括粉煤灰库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褥垫层、路基层、路肩和搅拌桩加密区;所述的粉煤灰库层上设置褥垫层,褥垫层上设置路基层,路基层两侧设置路肩;粉煤灰库层和褥垫层的两侧或一侧边线处设置搅拌桩加密区。
所述的搅拌桩加密区中搅拌桩设置5排。
所述搅拌桩之间间隔0.7-0.9米。
所述褥垫层厚度为0.8-1米,表面平整。
所述的路肩宽5-10米。
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超载预压→加宽土路肩→设置沉降观测点→搅拌桩施工→剔除超填部分。
(1)、施工准备
范围内的粉煤灰表层换填1米,平整场地形成褥垫层。
(2)、超载预压
因此段路基为填方路基,堆积荷载大部分来自设计使用的成型路基,采用道路挖方段的土石分层混填形成,填土过程控制以普通填方路基为标准。
(3)、加宽土路肩
在路基填方的过程中及时加宽土路肩,左侧加宽10米,右侧加宽5米路基作为土路肩,采用反压护道原理以提高路堤在施工中的滑动破坏安全系数及路基受力面积,达到路堤稳定的目的。
(4)、设置沉降观测点
网状布置,共设三个断面,50米间距;一个断面左中右布置三个点,20米间距。
(5)、搅拌桩施工
施工前分区段进行工艺试桩,掌握适用的成桩经验及技术参数,成桩工艺试验桩5根。荆门市化工循环产业园配套道路工程采用“四搅两喷”施工工艺,加固剂为32.5级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5,成桩桩径不小于500mm,每米水泥用量约50kg。成桩28天后抽芯检测桩身平均无侧限抗压强度为2.2MPa,不考虑搅拌桩单桩承载力(边线搅拌桩的处理作用主要为防止因粉煤灰二次利用导致道路北侧局部挖空后路基底部粉煤灰流失引发路基失稳)。
(6)、剔除超填部分
沉降稳定后,根据涉及标高剔除超填部分,路基整形。
为保证路基稳定,在地基中设置排水通道,堆积大于设计使用的荷载,加速排水提高承载力及减小沉降。
该工程粉煤灰库软基施工与普通软基施工方法略有不同,因粉煤灰具有固结度较差且遇水则流动性强的特点,因此一定要做好路基排水的工作,并且在路基超载预压完成后及时检测路基含水率,确保路基不会因为含水率过大而导致粉煤灰的流失进而导致路基失稳。
此粉煤灰库软土道路软基施工方法经过收集整理相关数据,在进行合理的有效分析及科学的计算,使施工中的每步施工方法都有可靠依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建三局第一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88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