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热浸锌变形的换热管束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7010.1 | 申请日: | 2012-12-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834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24 |
发明(设计)人: | 杜少旭;贾丽宾;申德用;朱鵾鹏;余宝坤;何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隆华传热节能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F9/26 | 分类号: | F28F9/2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张彬 |
地址: | 471132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热 变形 管束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换热领域的换热管束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防热浸锌变形的换热管束结构。
背景技术
换热管束为了防腐蚀需要进行热浸锌工艺,热浸锌又叫热浸镀锌,作为一种有效的金属防腐方式,已被广泛用于各行业的金属结构设施上,它是将除锈后的钢构件浸入600℃左右高温融化的锌液中,使钢构件表面附着锌层,从而起到防腐蚀的目的。由于在热浸锌工艺中,换热管束受热膨胀,但是由于框架的束缚膨胀产生的内应力不能消除,严重影响换热管束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换热管束在整体热浸锌时存在内应力无法消除导致的换热管束质量和使用寿命下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热浸锌变形的换热管束结构。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热浸锌变形的换热管束结构,包括框架、管束基管和管板,其中,管束基管布设在框架和管板构成的架体内,且管束基管的两端分别穿过框架两侧的管板上的通孔后固定,所述框架和管板通过连接机构连接,且框架和管板的间距通过该连接机构调整。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机构优选实施方式是: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螺栓和设有连接槽的活动连接件,活动连接件的一端与管板固定连接,连接螺栓穿过连接槽与框架上设有的螺栓孔配合。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管板通过连接机构与框架连接,在管束基管受热变形时产生的变形量通过连接机构的运动自行抵消,从而消除了管束基管产生的内应力,从而提高了管束基管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活动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框架,2、管束基管,3、管板,4、活动连接件,5、连接螺栓,6、连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防热浸锌变形的换热管束结构,包括框架1、管束基管2和管板3,其中,管束基管2布设在框架1和管板3构成的架体内,且管束基管2的两端分别穿过框架1两侧的管板3上的通孔后固定,所述框架1和管板3通过连接机构连接,且框架1和管板3的间距通过该连接机构调整。
本实用新型中,连接机构所起的作用是通过组成自身构件之间的位置变化从而调整管板3和框架1的间距,进而消除管束基管2因为受热变形产生的内应力。
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机构的一种实施方式为:连接机构包括连接螺栓5和设有连接槽6的活动连接件4,活动连接件4的一端与管板3固定连接,连接螺栓5穿过连接槽6与框架1上设有的螺栓孔配合。
上述实施方式不具有唯一性,凡是与连接机构所起作用相同的结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隆华传热节能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隆华传热节能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701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设置有压力继电器的弯曲机
- 下一篇:汽车座椅骨架U型连接管件的生产自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