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轨道交通屏蔽门红外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3152.0 | 申请日: | 2012-12-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73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向生建;廖俊;蒋蓉穗;陈小平;薛刚;李银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久远新方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5/00 | 分类号: | E21F15/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金英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8 | 代理人: | 袁英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交通 屏蔽门 红外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轨道交通屏蔽门红外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城市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在城市公共交通体系里越来越重要。轨道交通中使用的屏蔽门系统是一个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其沿轨道交通的站台边缘布置,将车站站台和机车行驶隧道隔离,不但防止了人员和物品跌落入轨道,而且降低了车站内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能耗,减少了列车运行噪音等对车站的影响。其中屏蔽门红外检测装置属于轨道交通屏蔽门系统的滑动门安全监测装置,针对滑动门的关闭进行安全控制,以保证滑动门关闭时不会夹伤乘客或物品。
现有的轨道交通屏蔽门安全检测装置主要为接触式,该种装置有一个可以在小范围内自由伸缩的挡板,在屏蔽门关闭的过程中,若有人或物体出入屏蔽门则会与挡板发生碰撞,挡板运动产生信号,信号传至门机控制电路控制屏蔽门暂停关闭或者打开,从而防止事故的发生,但是此种安全检测方法需要乘客或物体与挡板发生碰撞才能产生信号,而且从发生碰撞到滑动门响应有一段时间的延迟,还是会危害到人们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不需要人或物体与屏蔽门接触即可触发信号的发生,并且结构简单反应迅速的屏蔽门安全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轨道交通屏蔽门红外检测装置,它包括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装置和继电器控制电路,红外发射装置包含有发射电路和发射管阵列,发射电路输出端与发射管阵列输入端相连接,红外接收装置包含有接收电路和接收发射管阵列红外信号的接收管阵列,接收电路输入端与接收管阵列输出端相连接,接收电路输出端与继电器控制电路输入端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输出端与屏蔽门门机控制电路输入端相连接,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均采用电路结构相同的扫描控制电路,所述的扫描控制电路由一个微控制器和两个多路模拟开关电路构成,微控制器的P1、P2和P3为一组数字输出口,P4、P5和P6为一组数字输出口,数字输出口P1、P2和P3与多路模拟开关电路A的控制端A1、B1和C1分别相连,同样,数字输出口P4、P5和P6与多路模拟开关电路B的控制端A2、B2和C2分别相连,P8通过一个电阻R2接有一个发光二极管V1,发光二极管V1指示微控制器是否正常工作和发射阵列或接收阵列是否正常工作,P9是扫描控制电路的输出口,当模拟开关电路A和模拟开关电路B后接的是红外接收管时,P9作为输出接到继电器控制电路输入端,P0也是数字输出口,与模拟开关电路A和模拟开关电路B的禁止端INH相连接,微控制器的P7为模拟输入口,P7与模拟开关控制电路B的输入输出公共端X相连接,其中P7与地之间接有一个电阻R1,模拟开关控制电路A和模拟开关控制电路B的X1、X2、X3和X4为输出端,其后接红外发射管阵列或红外接收管阵列,当为发射部分时,扫描控制电路后接红外发射管,当为接受部分时,扫描控制电路后接红外接收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红外检测的方法进行安全检测,安全检测的信号触发更加灵敏更加准确,使屏蔽门的响应更加准确及时,红外发射装置的发射电路和红外接收装置的接收电路均采用电路结构相同的扫描控制电路,使得该装置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方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扫描控制电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轨道交通屏蔽门红外检测装置,它包括红外发射装置、红外接收装置和继电器控制电路,红外发射装置包含有发射电路和发射管阵列,发射电路输出端与发射管阵列输入端相连接,红外接收装置包含有接收电路和接收发射管阵列红外信号的接收管阵列,接收电路输入端与接收管阵列输出端相连接,接收电路输出端与继电器控制电路输入端相连接,继电器控制电路输出端与屏蔽门门机控制电路输入端相连接,发射电路和接收电路均采用电路结构相同的扫描控制电路,如图2所示,扫描控制电路由一个微控制器和两个多路模拟开关电路构成,微控制器的P1、P2和P3为一组数字输出口,P4、P5和P6为一组数字输出口,数字输出口P1、P2和P3与多路模拟开关电路A的控制端A1、B1和C1分别相连,同样,数字输出口P4、P5和P6与多路模拟开关电路B的控制端A2、B2和C2分别相连,P8通过一个电阻R2接有一个发光二极管V1,发光二极管V1指示微控制器是否正常工作和发射阵列或接收阵列是否正常工作,P9是扫描控制电路的输出口,当模拟开关电路A和模拟开关电路B后接的是红外接收管时,P9作为输出接到继电器控制电路输入端,P0也是数字输出口,与模拟开关电路A和模拟开关电路B的禁止端INH相连接,微控制器的P7为模拟输入口,P7与模拟开关控制电路B的输入输出公共端X相连接,其中P7与地之间接有一个电阻R1,模拟开关控制电路A和模拟开关控制电路B的X1、X2、X3和X4为输出端,其后接红外发射管阵列或红外接收管阵列,当为发射部分时,扫描控制电路后接红外发射管,当为接受部分时,扫描控制电路后接红外接收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久远新方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久远新方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3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孔交流试环
- 下一篇:一种岩心驱替效果的可视化评价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