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柔性高速公路护栏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1032.7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89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缪馥星;刘军;杨黎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E01F15/08 | 分类号: | E01F15/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奥圣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6 | 代理人: | 邱积权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柔性 高速公路 护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公路护栏,尤其涉及一种柔性高速公路护栏。
背景技术
在高速公路两旁和中央,为了防止运行车辆冲出所在道外,设计和安装了高速公路护栏。随着高速公路、城市立交、高架道路等大量兴建,交通运输网日趋密集,以及全球的汽车保有量逐年较大幅度增长,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根据数据统计可发现平均每年每200米高速公路上约有250次的撞击中央护栏事件,且这类事件是高速路上其它类型交通事故的3倍之多,特别地,因护栏过于坚硬造成重大伤亡的事故也不少。
现有的高速公路防护主要为刚性混凝土护栏、半刚性波形护栏和柔性缆索护栏。从结构本身和安全性能来看,混凝土护栏墙面式结构能有效的遏制小型车辆钻出护栏和基本上可防止大重型车辆越出护栏,可降低重大交通事故发生的概率。但是,由于混凝土在承受外部载荷作用时发生形变很少,故碰撞过程中由护栏吸收的车辆的动能很少,碰撞车辆受到的动态剪切力很大,极易引起车辆严重破坏,甚至造成车内乘员伤亡;波形护栏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对一般车辆碰撞事故有较好的抵制和引导作用,但是波形护栏的强度不够大,对大质量的高速车辆不能有效的拦截;钢缆索护栏由于撞击过程中与车辆的接触面积较小,吸收的能量有限,仅对小轿车的撞击有比较好的拦截和导向作用,常应用于旅游景点护栏或者小型车专用道护栏。综上所述,现有的高速公路护栏存在如下缺陷:混凝土护栏过于坚硬,可能导致车辆反弹角度过大,造成后续连锁交通事故;半刚性波形护栏的坚硬板材,有可能对乘员造成更大伤亡;而柔性绳索护栏的实际效果尚有待检验。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实现阻拦车辆冲出路基或中央护栏的基础上同时尽可能使车辆以较小角度回弹返回正常车道的柔性高速公路护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柔性高速公路护栏,包括立柱和护栏板,所述的立柱与所述的护栏板之间固定设置有柔性防阻组件,所述的柔性防阻组件包括筒状外壳和圆筒体,所述的圆筒体设置在所述的筒状外壳的内部,所述的圆筒体与所述的筒状外壳之间形成一个空腔,所述的空腔中填充有柔性材料。
所述的筒状外壳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所述的筒状外壳包括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所述的第一侧端面和第二侧端面为筒状外壳上平行的两个侧端面,所述的立柱通过螺栓贯穿所述的柔性材料与所述的第一侧端面固定连接,所述的护栏板通过螺栓贯穿所述的柔性材料与所述的第二侧端面固定连接。
所述的柔性材料为泡沫铝,所述的泡沫铝焊接填充在所述的空腔中。
所述的筒状外壳的中心到一个端点的距离与所述的圆筒体的半径之比为1/2到3/4。
所述的立柱为圆柱形立柱,所述的第一侧端面上设置有与所述的圆柱形立柱的外轮廓相贴合的内凹面。
所述的护栏板为双波形钢板。
所述的筒状外壳和所述的圆筒体的材料均为钢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立柱与护栏板之间设置柔性防阻组件,该柔性防阻组件为刚性的内外层之间填充泡沫铝,由于泡沫铝的高吸收冲击能力强,使得该柔性防阻组件具有良好的吸能效力和回弹能力,当车辆以一定速度和撞击角度撞击高速公路护栏时,该柔性防阻块可较大程度地吸收车辆的撞击动能,以阻拦车辆冲出路基或中央护栏同时使车辆以较小角度回弹返回正常车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柔性防阻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作为中央护栏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作为中央护栏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作为中央护栏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一种柔性高速公路护栏,包括立柱1和护栏板3,立柱1与护栏板3之间固定设置有柔性防阻组件2,该柔性防阻组件2包括筒状外壳21和圆筒体22,圆筒体22设置在筒状外壳21的内部,圆筒体22与筒状外壳21之间形成一个空腔,该空腔中填充有柔性材料23,在此具体实施例中,该柔性材料为泡沫铝,泡沫铝焊接填充在该空腔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10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