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E形文胸肩带调节扣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90987.0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9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何志炜 |
主分类号: | A41F1/04 | 分类号: | A41F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247 广东省佛山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文胸 肩带 调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E形文胸肩带调节扣。
背景技术:
文胸肩带扣一般分为“8”字扣合“9”字扣,“8”字扣负责调整肩带的长度,而9字扣负责连接胸罩,但无论是“8”字扣还是“9”字扣,要将其安装到肩带上是较为麻烦的,需要将肩带穿来穿去,而且在穿带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缝纫工序,导致扣体的安装效率非常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可极大地加快了扣体与肩带的装配速度,简化装配工序的文胸肩带扣。
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新型目的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E形文胸肩带调节扣,包括有肩带扣本体,肩带扣本体为E形。
E形肩带扣本体分为上臂体、中臂体和下臂体,上臂体与中臂体之间、中臂体与下臂体之间都设有带槽,在E形肩带扣本体的上臂体和下臂体的末端都设有内弯钩,内弯钩钩尖与中臂体末端之间设有穿入口。
中臂体的伸出末端为箭头状,箭头状伸出末端的两侧菱角距离比两内弯钩之间的间隙宽度大。
上臂体上侧壁和下臂体下侧壁朝E形肩带扣本体开口的一段都向远离中臂体的方向倾斜。
采用本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在穿带前把缝纫的工序做好,即做好包住扣体的带环部分,然后就可以直接把带环以及肩带同时套进本E形肩带扣上了,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扣进后,由于内弯钩以及中臂体的伸出末端的存在,可避免了带环以及肩带从E形肩带扣上脱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文胸肩带调节扣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为代替传统“8”字形文胸肩带调节扣的新型E形肩带调节扣,包括有肩带扣本体1,肩带扣本体1为E形。
E形肩带扣本体1分为上臂体11、中臂体12和下臂体13,上臂体11与中臂体12之间、中臂体12与下臂体13之间都设有带槽,分别为上带槽21和下带槽22,在穿接肩带时,需要将肩带上的带环穿进中臂体12,以及将肩带穿过上带槽21、跨过中臂体12、再穿过下带槽22,所以要求上带槽21和下带槽22的宽度A与肩带两倍厚度相当,在E形肩带扣本体1的上臂体11和下臂体13的末端都设有内弯钩3,内弯钩钩尖31与中臂体伸出末端121之间设有穿入口,其中上穿入口41为左高右低结构,下穿入口42为左低右高结构,两穿入口的宽度D约为1.2mm,它们作用是供肩带穿进而用的,中臂体12的伸出末端121为箭头状,箭头状伸出末端121的两侧菱角122距离B比两内弯钩之间的间隙宽度C大,菱角122与内弯钩钩尖31的水平距离L约为1.7mm,中臂体12的伸出末端121造成箭头状是为了使带有弹性的带环穿进后,向两侧顶开带环,使带环朝内弯钩3的一侧被撑开,保证带环穿进后始终被内弯钩3勾住,避免其从穿入口脱离,上臂体11和下臂体13的内侧壁朝E形肩带扣本体1开口的一段111、131都向远离中臂体12的方向倾斜,避免肩带从E形肩带扣本体1上意外松脱。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和技术内容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何志炜,未经何志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9098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运输金属带卷的运输系统、运输车和方法
- 下一篇:一种大雪感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