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细长杆镦压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9855.6 | 申请日: | 2012-12-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3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熊光明;李明其;程焕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第四标准件厂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J1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003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细长 杆镦压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冷镦模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细长杆镦压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冷镦加工前,机床割送料机构将料切断后送到下合金模孔口处,上合金模下移将材料推入下合金模孔中,由顶针保护套带着顶针在进料完成以后,后退到需要距离时停下。材料由于双向受力而成型,然后上合金模退开,首先脱出零件的上半部分,此时,因为零件杆部较长而仍留在下合金模中,随后在机床自身顶出机构作用下,零件被顶出。
虽然现有的冷镦机可以正常冷镦细长杆件的加工,但是当杆的长度超过杆直径20倍以上时,则十分困难,甚至于不能生产出来。原因是该机构的顶针在冷镦挤压时,随着零件材料的进入,顶针需要后退很长的距离,而且顶针处于悬空的状态。顶针在顶出的瞬间所受的冲击力较大,顶针容易被折断,需要频繁更换顶针,不仅材料损耗大,产品生产成本高,而且生产效率极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可以提供一种顶针不易折断,产品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的细长杆镦压成型模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细长杆镦压成型模具,包括顶出机构,上、下模具,所述的顶出机构包括内部设有通孔的顶针导向器、所述通孔内前后设置有顶针、顶针推出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中,利用顶针导向器支撑顶针和顶针推出器,当顶针推出器将顶针推出时,顶针可以受到顶针导向器的支撑和约束,防止顶针因变形过大而导致的断裂现象。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避免因为顶针的断裂,而需要经常更换顶针的缺点,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所述的顶针导向器的通孔为圆形通孔及与圆形通孔相通的三个扇形通孔,扇形通孔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的顶针推出器、顶针与顶针导向器的形状相匹配。通过上述结构增大了顶针导向器与顶针推出器的接触面积和顶针与顶针推出器的接触面积,将顶针在顶出的瞬间所受的冲击力传递给顶针推出器和顶针导向器,这样顶针推出器和顶针导向器的单位面积所受的冲击力减小,这样减小了顶针的变形量。
进一步,所述的顶针和顶针推出器的截面形状相同,尺寸不同,这样便于顶针与顶针推出器的连接,同时能够使顶针推出器承受更多的冲击力。
进一步,所述的顶针导向器与顶针推出器间隙配合,减小顶针推出器与顶针导向器之间的摩擦力,使顶针的移动更加流畅。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细长杆镦压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细长杆镦压成型模具中顶针导向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细长杆镦压成型模具中顶针推出器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细长杆镦压成型模具中顶针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细长杆镦压成型模具,包括顶出机构,上模具5、下模具6,所述的顶出机构包括内部设有通孔4的顶针导向器3、所述通孔4内前后设置有顶针1、顶针推出器2,顶针1和顶针推出器2的截面形状相同,尺寸不同,顶针导向器3与顶针推出器2间隙配合。如图2、3、4所示:顶针导向器3的通孔4为圆形通孔及与圆形通孔相通的三个扇形通孔,扇形通孔沿周向均匀分布,所述的顶针推出器2、顶针1与顶针导向器3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利用顶针导向器3支撑顶针1和顶针推出器2,当顶针推出器2将顶针1推出时,顶针1可以受到顶针导向器3的支撑和约束,防止顶针1因变形过大而导致的断裂现象。通过上述的结构可以避免因为顶针1的断裂而需要经常更换顶针1的缺点,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将顶针导向器3的通孔4设计为圆形通孔及与圆形通孔相通的三个扇形通孔,扇形通孔沿周向均匀分布,并且顶针推出器2、顶针1与顶针导向器3的形状相匹配。通过上述结构增大了顶针导向器3与顶针推出器2的接触面积和顶针1与顶针推出器2的接触面积,将顶针1在顶出的瞬间所受的冲击力传递给顶针推出器2和顶针导向器3,这样顶针推出器2和顶针导向器3的单位面积所受的冲击力减小,这样减小了顶针1的变形量;同时顶针1的尺寸值小于顶针推出器2的尺寸值,这样便于顶针1与顶针推出器2的连接,同时能够使顶针推出器2承受更多的冲击力;另外顶针导向器3与顶针推出器2间隙配合,减小顶针推出器2与顶针导向器3之间的摩擦力,使顶针1的移动更加流畅。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第四标准件厂,未经重庆第四标准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985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冰箱铰链盖模腔结构
- 下一篇:用于分子筛再生器的支撑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