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桥面排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8093.8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67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吕忠达 | 申请(专利权)人: | 吕忠达 |
主分类号: | E01D19/08 | 分类号: | E01D19/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明成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2 | 代理人: | 常明 |
地址: | 20004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面 排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排水设施,特别涉及一种桥面排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桥面一般采用点式排水设计,也就是每间隔若干米就设计一个泄水孔,让水自然通过路面汇入泄水孔排入桥下,但是会产生下列一些问题:
1、一般点式排水在施工时需要四面找坡,施工复杂并会造成整个路面呈波浪状或漏斗状的高低不平,这就使得在下雨时水不能同时汇入泄水孔,必将造成路面积水,垃圾泥污也无法排走。雨后维护成本高,也给行车造成安全隐患。
2、点式排水的桥面也会因为台风暴雨来临时无法及时汇入泄水孔,而造成路面大量积水,前后车在行驶过程中会产生大量水花,阻碍了行车视线,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3、点式排水较难解决沥青路面的层间水排放问题,易造成沥青路面底面积水而破坏沥青路面。
有鉴于此,该领域的技术人员致力于研发一种便于桥面排水的排水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桥面排水装置,它解决了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能使整个桥面沟道贯通,连续截水,提高排水效率,沥青路面的层间水排放通畅,延长了路面的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桥面排水装置,设置在桥面排水沟道上,所述桥面排水装置包括排水沟沟体和沟道盖板;
所述沟体设有横向加强筋,沟体外侧设有支撑脚,沟体两侧设有锁扣,沟体安置在排水沟道的沟槽中;
所述沟道盖板设有漏水孔,盖板两侧设有锁孔,盖板锁孔与沟体锁扣相配合,沟道盖板安置在沟体上面。
所述沟道盖板的两边设有限位条。
所述沟体两侧为连续弧形孔。
所述沟体每半米设置一道横向加强筋。
所述沟体每半米设有两对支撑脚以调节路面和沟体的高低。
本实用新型的桥面排水装置为线性排水沟,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1、施工安装简单,工厂化生产。施工时两面找坡,不会造成桥面的高低不平。本装置的沟体部分可由复合材料制成,内壁光滑,水流速度快,路面垃圾和污泥在雨水的冲刷下可快速流去,减少了路面维护成本,也大大提高了行车舒适度和安全度,并且维护了海洋环境。
2、整个桥面沟道贯通,连续截水,排水效率高。再大的雨水都不会造成路面积水,营造了安全的行车环境。沥青路面的层间水排放通畅,延长了路面的寿命。
3、装置盖板由具有防腐及承重功能的金属或复合材料制成。盖板与沟道间有锁扣相联,混为一体,牢固而稳定,可承载不同等级的重量。
4、盖板每半米有一对锁扣和沟体中的锁眼相对应,沟体放入沟体槽中后将盖板盖好,盖板和沟体由锁扣扣住,如有残留垃圾时,可打开盖板进行清理,保护了周围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桥面排水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排水装置的沟体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排水装置的盖板的俯视图。
图4是按图3所示盖板的正视图。
图5是图1排水装置的沟体两边侧面图。
附图标记:
1为排水沟道,2为沟体,3为沟道盖板,4为锁孔,5为漏水孔,6为锁扣,7为沟体加强筋,8为沟体支撑脚,9为沟道盖板限位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
参看图1至图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桥面排水装置设置在桥面排水沟道1上,桥面排水装置主要由排水沟沟体2和沟道盖板3组成。
沟体2设置加强筋7,尤其是每半米设置一道横向加强筋7,沟体2两侧设有锁扣6,沟体2安置在排水沟道1的沟槽中。沟体2外侧设置支撑脚8,沟体2每半米两对支撑脚8用于排水沟及路面施工找平,对于不同高度支撑脚8高度设置则不同。
沟道盖板3设有漏水孔5,盖板3两侧设有锁孔4,盖板锁孔4与沟体锁扣6相配合而实施锁住。对于盖板3与沟体2的锁扣结构,也可以在盖板3两侧设置锁扣,在沟体2两侧设置锁孔,盖板3与沟体2通过锁扣结构使两者配合锁住。另外也可以在盖板3中间设置铆钉孔或螺钉孔,并在盖板3和加强筋之间放置金属垫片,用铆钉铆固或用螺钉螺固。
沟道盖板3安置在沟体2上面。如图4中所示,沟道盖板3两边设有两条限位条9,以利于盖板3卡住沟道1,和沟道紧密贴合。沟道盖板3由金属材料或复合材料制成,且具有漏水功能。
如图5中所示,沟体2两边侧面下部均设计为连续同等高度和宽度的弧形孔,主要是便于路面层间水的流入后再汇入泄水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吕忠达,未经吕忠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809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