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交联电力电缆挤管式护套用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7825.1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42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魏永乾;杨学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兰州众邦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7/12 | 分类号: | B29C47/12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刘继春 |
地址: | 73007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交联 电力电缆 挤管式 护套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制造高压交联电力电缆的工具,是对高压大截面(1600mm2及以上)交联电力电缆护套生产挤出模具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高压交联电力电缆挤管式护套用模具。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电网建设的加快,输电线路电压等级的提高,110kV及以上的高压电力电缆的需求量迅速增长,目前高压电缆已成为各电缆企业争相竞争的热点项目。我公司于2012年年初开始研发 YJLW02-64/110kV 1600mm2交联聚乙烯绝缘焊接皱纹铝套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在外护套挤出工序出现技术难点,如图2所示:从下方模具出胶口4通过的线芯3出现刮模现象,导致挤出后的电缆圆整度较差,护套薄厚不均,挤出的电缆呈扁状,即在电缆横截面刮模处为扁平状,致使护套平均值、最薄点均不达标。通过反复的调节偏心始终无法改善此现象,我们又设法从重新校模、机头处增加井字架到调整放线方向等措施进行改善,但效果均不明显,最后决定采取模具改造。
通常电力电缆在外护套挤出时模具选用为挤管式模具,该模具生产电缆时操作简单,偏心调节容易,出胶量由模芯2与模套1之间的环形截面积来确定,如图1所示:当线芯3水平通过模芯2时,挤出的线芯护套偏心度较好,电缆外观较为圆整。
我公司试制的1600mm2 大截面110kV高压电缆挤出前外径为107mm,重量约14.24kg/m。因线芯本身较重,单靠挤塑机机头前、后设置的井字架已无法将线芯调节到模芯中心位置,由于通过的线芯只有机头前、后两个井字架做支撑点,机头内的中间部分无支撑点,在重力下的线芯始终贴在模芯口,无法水平通过模芯。 因此我们考虑只有在模具内增加一个支撑点,使线芯水平通过模芯,才能防止线芯刮模。
如图3所示:我们首先设计了小模芯5,参见图4,将小模芯套入模芯内锥面201与模芯圆管承径区204,形成模中模,分析认为小模芯起到支撑线芯的作用,当线芯通过模芯时只会沿小模芯定径区501刮模向前,而不会接触到模芯的圆管承线区,设想能够解决线芯刮模现象。经试验,效果并不明显,在护套挤出时仍存在线芯刮模。之后我们对电缆与模具进行全面分析,认为小模芯作为支撑点存在以下问题:
1、小模芯与模芯配合不紧密,小模芯套入模芯内锥面与定径区后,仅在模芯定径区定点固定,小模芯与模芯内锥面之间存在间隙;
2、小模芯壁厚较薄,因线芯本身的外径尺寸较大,而小模芯有必须套入模芯的内锥面与定径区,故制作的小模芯壁厚只有2~3mm。
因线芯本身较重,小模芯太薄而无法很好的起到支撑线芯的作用,我们总结前面的经验,重新考虑设计方案,对模芯的结构做了改进,将小模芯与模芯制作成一体,加厚模芯定径区,修改模芯、模套外围尺寸;电缆挤出后圆整度好,护套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护套均匀、电缆挤出后圆整度好的高压交联电力电缆挤管式护套用模具;该模具用于高压大截面(1600mm2及以上)交联电力电缆护套挤出生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高压交联电力电缆挤管式护套用模具,包括模芯、模套;其特征在于:模芯定径区出口端外设有向外扩展的台阶区段。
模芯定径区出口段的厚度为5.5~6毫米;模芯定径区长度为0.5*模芯定径区直径+5~8毫米,或者说模芯定径区长度为模芯定径区半径加上5~8毫米。
本实用新型是对高压大截面(1600mm2及以上)交联电力电缆护套生产挤出模具的改进,本实用新型模芯定径区出口端设有向外扩展的台阶区段,即将模芯圆管承线段内壁设计为台阶型,并调整模芯管口尺寸、定径长度及厚度;将模芯定径区作为线芯的支撑点,与机头前、后的井字架共同形成三点支撑。当线芯通过模芯时只会在模芯定径区刮模,线芯出定径区后的区域为台阶状,线芯通过时无法刮到模芯内壁口,使线芯水平通过模芯与模套之间的环形胶流,胶量均匀地挤包在线芯表面,节省了调偏心时间,有效解决了电缆护套挤出时存在的护套偏心现象,从而保证电缆挤出后圆整度,挤出后护套厚度均匀。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设计方案,我们进行了护套试制,产品一次试制成功,线芯通过模芯时虽仍有刮模,但挤出后护套厚度均匀,解决了护套偏心现象,电缆挤出后圆整度好。检测结果见表1。
表1兰州众邦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检验报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兰州众邦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兰州众邦电线电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782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