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机屏幕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7604.4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44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杨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杨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27/36;B32B7/1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浚雄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张少君 |
地址: | 511466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机屏幕 保护膜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晶屏幕保护膜,特别是一种手机屏幕保护膜。
背景技术
随着大屏幕触屏手机的普及,手机屏幕不仅起到信息显示作用,也是操作手机的控制面板。因而,在用户频繁操作手机的情况下,手机屏幕易受油渍和尘埃的污染,钥匙、钱币、钢笔等随身硬物也容易刮损屏幕。现有技术中,在手机屏幕表面贴有一片保护膜,其材质为PET,即聚对苯二甲酸乙二脂,在该保护贴膜的背面上设有黏胶层与离形纸,可是屏幕防止油渍污染,以及避免外物的接触碰撞而产生刮伤情况。然而,手机膜本身无去污和抗刮的功能,用户不得不经常更换手机屏幕保护膜,以保证手机屏幕的可视度,这一缺陷给用户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并造成了原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屏幕保护膜,具有除菌、除尘、除油渍的功能,同时能够防止不当擦拭造成的摩伤,并且避免外物的接触碰撞而产生刮伤情况。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手机屏幕保护膜,包括透明基材层、黏胶层和离型层,透明基材层与黏胶层相贴合,黏胶层与离型层相贴合,所述透明基材层背对黏胶层的一面涂布有二氧化钛层。由于在透明基材层的表面涂有二氧化钛层,二氧化钛在光线的作用下,能够产生强烈催化降解功能,进而有效地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及无害化处理;同时还能够除臭、抗污,并降解用户操作带来的油渍,美化手机屏幕。
作为具体化,所述透明基材层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由于手机屏幕保护膜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为基材层,有效避免了外物的接触碰撞而产生刮伤情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在透明基材层的表面涂有二氧化钛层,使得保护膜具有了除菌、除尘、除油渍的功能,同时能够防止不当擦拭造成的摩伤,并且避免外物的接触碰撞而产生刮伤情况。进而,避免了用户频繁更换手机保护膜,降低了用户的保护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手机屏幕保护膜1,包括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11、黏胶层12和离型层13,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11与黏胶层12相贴合,黏胶层12与离型层13相贴合,在所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层11背对黏胶层12的一面涂布有二氧化钛层14。众所周知,手机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因表面静电的作用,会在屏幕或显示器表面附着尘埃、油烟垢、霉菌等,若用清洁布或纸于屏幕或显示器表面擦拭,将有尘垢产生。而二氧化钛为结晶构造体,当受400nm以下紫外线的太阳光照射时,因光电效果而激发电子并产生电子和电洞,且使电子和电洞移到二氧化钛的表面层,使电子可将空气中的氧还原成氧化离子,而电洞会将附着表面的水分氧化成为羟基。且该氧化离子与羟基同为活性氧类群之一,具有强力的氧化作用。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手机保护膜能分解油脂成分的有机物质,具有洁净、净化的作用。在光触媒的作用下,附着在二氧化钛表面的有机物,如油污和尘垢等,其所含的碳元素将被过氧化离子夺走,其氢元素将被羟基分解,此分解的机能是具有自净作用,使得保护膜具有了除菌、除尘、除油渍的功能。
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手机屏幕保护膜1黏贴与手机屏幕2之上,在起到除菌、除尘、除油渍的作用的同时,防止了不当擦拭造成的摩伤,并且避免外物的接触碰撞而产生刮伤情况。进而,避免了用户频繁更换手机保护膜,降低了用户的保护成本,节约了社会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杨,未经黄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760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