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过冷段的高效螺杆热泵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7049.5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3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章立标;蒋松林;秦慧丰;杨平;杭炳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国祥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4 | 分类号: | F25B39/04;F25B40/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胡龙祥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绍兴***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过冷 高效 螺杆 机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制冷机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水(地)源热泵机组,具体是一种带过冷段的高效螺杆热泵机组。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夏季高温期间,空调耗电占城市尖峰用电的比例已超过50%,随之带来的能源问题已成为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瓶颈,节能减排已成为实现国家经济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因此,提高中央空调机组的运行效率,降低电网负荷,以实现节能减排具有重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水(地)源热泵机组和传统水冷冷水机组相比具有两个优势:一是水(地)源热泵机组夏季可以满足制冷需求,冬季可以满足制热需求,因此应用范围比单冷冷水机组更广;二是水(地)源热泵机组利用地下水和土壤温度相对稳定和适宜的特点,制冷和制热模式运行时机组均处于较为理想的冷凝和蒸发工况条件,故机组运行效率较高。因其节能性,水(地)源热泵机组目前已纳入“十二五”能源规划,是能源领域优先发展的主题。
水(地)源热泵机组开机运行时,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冷凝器内布置有换热铜管,铜管里有冷却水流动,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经过换热铜管后被冷凝成液态制冷剂,此时,液态制冷剂的温度和冷凝温度接近,液态制冷剂的过冷度很小。较小的过冷度不仅会影响机组的能效比,而且可能在液体管路中形成闪发气体,不利于机组稳定运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水(地)源热泵机组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被冷凝成液态制冷剂的过冷度很小,不仅会影响机组的能效比,而且可能在液体管路中形成闪发气体,不利于机组稳定运行的缺陷,提供一种带过冷段的高效螺杆热泵机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带过冷段的高效螺杆热泵机组包括连接在制冷剂循环回路中的蒸发器、压缩机、油分离器、冷凝器、节流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的冷凝器呈筒状且其底部设过冷段。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所述的冷凝器包括出水侧铜管、进水侧铜管、过冷段铜管,所述的出水侧铜管、进水侧铜管、过冷段铜管被进水室隔板隔开成上下两部分,所述出水侧铜管位于冷凝器中上部,所述进水侧铜管位于冷凝器中下部,所述过冷段铜管位于冷凝器底部。进一步的,所述的出水侧铜管、进水侧铜管位于所述进水室隔板上侧,所述的过冷段铜管位于所述进水室隔板下侧。所述的出水侧铜管处于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水出水端,所述的进水侧铜管、过冷段铜管处于所述冷凝器的冷却水进水端。
作为优选技术措施,该机组为单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或者为多压缩机并联制冷循环系统,或者为由多个独立制冷回路组成的多压缩机机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机组的冷凝器内布置有换热铜管,换热铜管分为出水侧铜管、进水侧铜管、过冷段铜管三部分;出水侧铜管位于冷凝器筒体中上部,处于冷却水出水端;进水侧铜管位于冷凝器筒体中下部,过冷段铜管位于冷凝器筒体底部,进水侧铜管、过冷段铜管处于冷却水进水端;机组开机运行时,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气态制冷剂进入冷凝器,气态制冷剂首先经过出水侧铜管和进水侧铜管,被冷凝成液态制冷剂,此时液态制冷剂温度和冷凝温度比较接近,过冷度较小,接着液态制冷剂经过过冷段铜管,过冷段铜管内流动的是温度较低的冷却水进水,液态制冷剂继续被冷却,从而得到较大的过冷度,较大的过冷度可有效提高机组制冷量和能效比,并可保障机组运行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过冷段的高效螺杆热泵机组的简单制冷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冷凝器的换热铜管的布置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蒸发器,2-压缩机,3-油分离器,4-冷凝器,5-节流装置,6-出水侧铜管,7-进水侧铜管,8-过冷段铜管,9-进水室隔板,10-冷凝器的冷却水进出口,11-蒸发器的冷冻水接管,12-冷凝器的制冷剂进口,13-冷凝器的制冷剂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国祥空调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国祥空调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70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磁性催化剂载体制备技术
- 下一篇:多用篮球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