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线直接插进开关体实现电连接的跷板型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6740.1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88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宗劲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宗劲 |
主分类号: | H01H23/02 | 分类号: | H01H23/02;H01H1/58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红荔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4 | 代理人: | 李彦孚;陈瑞华 |
地址: | 510665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线 直接 插进 开关 实现 连接 跷板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导线直接插进开关体实现电连接的跷板型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普通开关的插线端子由于设计上的原因,普遍存在接线十分麻烦,比如采用螺钉固定导线的开关,每个接线端子都需要采用螺钉,接线十分麻烦,同时使得工作效率低。再如采用焊接式接线的开关,焊接导线需要的工具与条件较多,焊接电线需要专业技能的技术工,并且工作效率不高,再算上焊材等成本,焊接电线所需的成本很高。焊接带来的更大的问题是焊接过程中,高热量作用在端子上并传导到塑料底座,常出现塑料熔溶导致开关失效,埋下安全隐患。再者,如果采用焊接固定导线的方式,它们在想要将导线拆下时,也非常不便并会损坏开关。
如果采用公母端子接插方式连接,因为公母端子相加起来的总高度较高,这种接插方式有时受到产品有限空间的限制。相比起来,导线直插插进开关体内通电方式,开关所需的空间大大缩小。
发明内容
一种导线直接插进开关体实现电连接的跷板型开关,包括开关座和按压帽,按压帽铰接在开关座上,按压帽的下部成型有导筒,弹簧和呈U型的滑柱插套在导筒中,弹簧一端压在滑柱上、另一端压在按压帽上,翘片置于槽支架上,槽支架固定在开关座中,滑柱压在翘片上;
开关座的下部固定有左端子组件、中端子组件和右端子组件,左端子组件和右端子组件结构相同,翘片的中部与中端子组件电连接,翘片的二端分别对着左端子组件和右端子组件;
左端子组件结构为,左端子配合一个弹性体组成,中端子组件的结构为中端子配合一个中端子弹性体组成,槽支架成型在中端子上;导线孔对着弹性体的下部,退线孔对着弹性体的侧部,导线孔和退线孔均成型在开关座上。
所述开关座的外形呈圆形。
所述开关座的外形呈方形。
所述左端子为金属片,弹性体为金属制做且呈钩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它的端子由弧形金属弹性体及导电铜片组成,当人工将电源导线插入导线孔时,由于弧形的设计,使其非常容易插入,同时,因为力矩比直线长的原因,导致金属弹性体与导电铜片之间的夹线力更大,从而使电源线不易脱落拔出。而该力度是完全符合国家对此装置的力度要求。同时,为方便在电源导线接错等原因,需要拔出电源导线的情况下,本锁线结构还专门设计了相应的退线孔,只需要使用一定力度进入脱线孔,推动弧形金属弹性体,即可简单方便的拔出。同传统焊接电线方式相比,大大节省了人工成本和焊材成本,并且开关座因没有经受焊接过程,塑料没有热变形,开关的可靠性因而大大提高,同时导线与端子连接可靠。
2、本实用新型在改进锁线结构的同时,还在相同的空间范围内,创新制作出了三个导线孔及脱线孔并存的设计,而市面开关设计仅能实现两个导线孔并存的状态。
3、与现有技术相比,它有三个端子,与二个端子的开关相比,它具有更多电触点,能实现更多的开关功能。比如ON-ON;ON-OFF,ON-OFF-ON,ON-OFF及带指示灯,以及开关单边回弹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透视图
图2为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3为图2的右视图
图4为实施例1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1换角度观察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的左端子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7为图6的左端子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1的中端子组件的平面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的中端子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开关座;2、按压帽;21、导筒;3、弹簧;4、滑柱;5、翘片;6、槽支架;7、左端子组件;71、左端子;72、弹性体;8、中端子组件;9、右端子组件;10、导线孔;11、退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1至9所示,一种导线直接插进开关体实现电连接的跷板型开关,包括开关座1和按压帽2,按压帽2铰接在开关座1上,按压帽2的下部成型有导筒21,弹簧3和呈U型的滑柱4插套在导筒21中,弹簧3一端压在滑柱4上、另一端压在按压帽2上,翘片5置于槽支架6上,槽支架6固定在开关座1中,滑柱4压在翘片5上;
开关座1的下部固定有左端子组件7、中端子组件8和右端子组件9,左端子组件7和右端子组件9结构相同,翘片5的中部与中端子组件8电连接,翘片5的二端分别对着左端子组件7和右端子组件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宗劲,未经王宗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67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倾斜破碎矿体分段顶板再造中深孔落矿充填采矿法
- 下一篇:一种发光键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