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性炭投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6550.X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2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张茜;覃树林;陈小刚;邹志广;肖林;王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15/02 | 分类号: | B01F15/02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邓建国 |
地址: | 2512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活性炭 投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性炭的投料装置。
背景技术
活性炭作为一种优良的吸附剂和脱色剂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制糖领域,传统的活性炭投料方法为:料液加热到80℃后,工人将袋装活性炭破袋,人工倒入到脱色罐中,粒径约为120~200目的粉末活性炭夹带在空气中四处扬尘,影响了操作环境的整洁,并且操作工人吸入粉尘对身体健康造成极大的危害。
现有活性炭自动投料装置自动化程度较好,但仍然存在如下问题:
(1)人工拆袋倒炭的工序不能避免。在粉末活性炭使用过程中由人工在敞开的环境下拆袋便会造成扬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密闭环境下拆袋的装置,从根本上避免扬尘的发生同时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
(2)管道容易堵塞。较多的管道的设计容易造成管道堵塞,不易清理。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活性炭投料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活性炭投料装置,包括刀箱,刀箱下端连接出炭口,出炭口连接粉液混合罐,所述刀箱中设有固定架,刀箱的中央位置设有刀片,刀片连接伸出刀箱外面的拉杆,刀箱的上方设有盖子。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架由若干由刀箱边沿向内伸出的杆组成,杆沿水平面向上倾斜,且末端尖锐。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操作人员将袋装的活性炭放入刀箱中,盖上刀箱的盖子,拉动拉杆,活性炭从袋中滑落至粉液混合罐中,开启水管管道的阀门向粉液混合罐中通入一定量的水(或需脱色料液),开启搅拌,混匀后打开泵将炭液泵至脱色装置中。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设计简单:该投料系统设计简单,主要包括投炭装置和粉液混合罐两个部分,占地面积小,投入少;
(2) 管道不易堵塞:该投料系统设计时含有的管路少,不易造成对系统的堵塞;
(3)彻底避免了人工拆袋操作:本操作过程,袋装活性炭放置于密闭的投炭装置中,盖上盖子后拉动拉杆,袋装活性炭拆包,绝对不会出现粉尘飞扬的现象,保护了工人身体健康的同时保持了操作环境的整洁。
附图说明
图1为投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刀箱的俯视图。
其中:1.刀箱,2.拉杆,3.出炭口,4.粉液混合罐,5.刀片,6.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活性炭投料装置,包括刀箱1,刀箱1下端连接出炭口3,出炭口3连接粉液混合罐4,所述刀箱1中设计固定架6,用于固定袋装的活性炭,刀箱1的中央位置设计有刀片5,用于袋装活性炭的拆袋,刀片5的位置由伸出刀箱1外面的拉杆2控制,刀箱1的上方设计有盖子。所述固定架6由若干由刀箱1边沿向内伸出的杆组成,杆沿水平面向上倾斜,且末端尖锐,可以插入到活性炭的袋子中。粉液混合罐4中设计搅拌桨,用于溶剂与活性炭的混匀,粉液混合罐4通过管路与脱色装置相连,依靠泵将混合好的炭液打入到脱色罐中。
操作人员将袋装的活性炭放入刀箱1中,袋装活性炭固定在固定架6上,盖上刀箱1的盖子,拉动拉杆2,活性炭从袋中滑落至粉液混合罐4中,开启水管管道的阀门向粉液混合罐4中通入一定量的水(或待脱色料液),开启搅拌,混匀后打开泵将炭液泵至脱色装置中。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东龙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655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