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卧式固定床吸附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5000.6 | 申请日: | 2012-12-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2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钟春红;郑恒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源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04 | 分类号: | B01D5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卧式 固定床 吸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卧式固定床吸附器,属于废气净化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废气处理系统常常采用吸附剂净化,吸附装置是吸附系统的核心,工业上所使用的吸附装置共三大类,即固定床、移动床和流化床,其中以固定床应用最为广泛,但不论是哪一类吸附装置,在进行气体净化设计时,必须考虑基本要求。固定床吸附系统,它是将吸附剂固定在某一部位上,在其静止不动的情况下进行吸附操作的。它多为圆柱形设备,在内部支撑的格板或孔板上放置吸附剂,使处理的气体通过它,吸附质被吸附在吸附剂上。固定床的应用较多见。如果只需短期处理气流,那么通常只需一个吸附装置,当然这要以吸附周期之间有足够的时间间隔,以便进行吸附剂的再生。但由于通常要求待处理气体连续流动,因此必须采用能按这种方式操作的一个或多个装置。用来从气流中除去污染物最普通的吸附系统形式,是由许多固定床装置组成的,这些装置以一定的顺序进行吸附操作和再生操作,以使气流保持连续。如果间歇操作和分批操作切实可行,则简单的单床层吸附就足够了,这时吸附阶段和再生阶段可交替进行。然而由于大多数工业应用要求连续操作,并在进行吸附过程中和吸附剂再生后时都需要冷却吸附填料。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卧式固定床吸附器,可以在吸附过程中和吸附剂再生后时进行冷却操作,具有处理能力大、效率高,易于安装、维修,使用寿命长,系统操作简便,易于管理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卧式固定床吸附器,由吸附器筒体、吸附填料、蒸汽系统和冷却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器筒体连接左侧封盖和右侧封盖;所述吸附器筒体内部设置有弧形支撑板,弧形支撑板的上面放置吸附填料;所述吸附填料内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吸附填料上部设置有网格。
所述吸附器筒体底部设置有废气进口、蒸汽进口和冷凝水排放口,吸附器筒体顶部设置有净化气体出口、进料口、蒸汽进口和安全阀接口。
所述左侧封盖设置有进料口和冷却水进口。
进一步的,所述右侧封盖设置有卸料口和冷却水出口。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待进化的废气从废气进口进入吸附器,吸附器筒体底部设置有废气进口,废气经过吸附填料而被净化,从净化气体出口排出,废气在吸附的同时,从冷却水进口通入冷却水,冷却管将填料冷却,当吸附剂吸附饱和后,吸附器的进气阀关闭,吸附器进入再生阶段,从蒸汽进口通入蒸汽对吸附填料进行再生,从脱附气排出口排出蒸汽和吸附质,吸附器进入冷却阶段,冷却后又进行吸附操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吸附过程中和吸附剂再生后时进行冷却操作,具有易于安装、维修,使用寿命长,系统操作简便,易于管理的优点;吸附装置能保持在最佳状态下运行,使吸附器处理能力大、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本实用新型的A—A剖面图。
附图中标记的名称:1—废气进口;2—左侧封盖;3—进料口;4—吸附器筒体;5—吸附填料;6—卸料口;7—弧形支撑板;8—蒸汽进口;9—右侧封盖;10—冷凝水排放口;11—检修口;12—支腿;13—蒸汽扩散器;14—净化气体出口;15—脱附气排出口;16—安全阀接口;17—网格;18—冷却水出口;19—冷却管;20—冷却水进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卧式固定床吸附器,由吸附器筒体4、吸附填料5、蒸汽系统和冷却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器筒体4连接左侧封盖2和右侧封盖9;所述吸附器筒体4内部设置有弧形支撑板7,弧形支撑板7的上面放置吸附填料5;所述吸附填料5内设置有冷却管19;所述吸附填料5上部设置有网格17。
所述吸附器筒体4底部设置有废气进口1、蒸汽进口8和冷凝水排放口10,吸附器筒体4顶部设置有净化气体出口14、进料口3、脱附气排出口15和安全阀接口16。
所述左侧封盖2设置有进料口3和冷却水进口20。
进一步的,所述右侧封盖9设置有卸料口6和冷却水出口1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源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源创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500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