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模具油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2867.6 | 申请日: | 2012-1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1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陈天祥;章青春;康金;吴梓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朗诚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5B15/14 | 分类号: | F15B15/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一新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0 | 代理人: | 王德祥 |
地址: | 523945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模具油缸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模具注射油缸是在注射压机上有了MGP模具设计后,油 缸转到模具上,受模具高温限制,其安装位置需尽量远离模板。如此会使模具范围加大,而影响模面。其中MGP模具意为多缸模,采用多料筒、多注射头封装形式,实现短距离填充,塑料工艺性好,封装质量提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有效减小模面范围,使模具易于操作,耐高温,防尘的MGP模具专用的模具油缸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具油缸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模具油缸装置包括缸筒、缸盖、活塞、活塞杆,活塞杆与活塞固定连接,缸盖上设有活塞杆安装孔,缸盖与缸筒固定连接,活塞安装在缸筒内,活塞杆安装在活塞杆安装孔内且伸出缸盖,活塞与缸筒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活塞杆与缸盖之间设有密封结构,缸盖与缸筒之间设有密封结构,活塞杆上还设有刮油环,活塞与缸筒内底之间形成第一密封空腔,缸盖、活塞、活塞杆以及缸筒一起形成第二密封空腔,在缸筒壁上设有第一通孔且与外置油管连接,第一通孔与第一密封空腔连通,在缸筒壁上还设有第二通孔且与外置油管连接,第二通孔与第二密封空腔连通。
所述第一通孔靠近缸筒内底,第二通孔靠近缸盖底。
所述缸盖上设有密封圈环槽且环槽内安装有密封圈,缸盖的活塞杆安装孔的内侧壁面上设有密封圈环槽且环槽内安装有密封圈,在缸盖的活塞杆安装孔的内侧壁面上设有刮油环的安装环槽,刮油环嵌入安装环槽内,活塞上设有密封圈环槽且环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油缸可内置于模具内,不受粉尘干扰,并有效减小模面范围,使模具易于操作,油缸内密封件切平,采用耐高温的气橡胶材料,故具有耐高温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模具油缸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模具油缸装置做进一步的详细叙述。
如图1所示,一种模具油缸装置,包括缸筒1、缸盖2、活塞3、活塞杆4,活塞杆4与活塞3固定连接,缸盖2上设有活塞杆安装孔,缸盖2与缸筒1固定连接,活塞3安装在缸筒1内,活塞杆4安装在活塞杆安装孔内且伸出缸盖2,活塞3与缸筒1之间设有密封结构7,活塞杆4与缸盖2之间设有密封结构8,缸盖2与缸筒1之间设有密封结构9,活塞杆4上还设有刮油环41,活塞3与缸筒1的内底之间形成第一密封空腔5,缸盖2、活塞3、活塞杆4以及缸筒1一起形成第二密封空腔6,在缸筒壁上设有第一通孔11且与外置油管连接,第一通孔11与第一密封空腔5连通,在缸筒壁上还设有第二通孔12且与外置油管连接,第二通孔12与第二密封空腔6连通。其中第一通孔11靠近缸筒内底,第二通孔12靠近缸盖底。
图1中缸盖上设有两道密封圈环槽且环槽内安装有密封圈,缸盖的活塞杆安装孔的内侧壁面上设有一道密封圈环槽且环槽内安装有密封圈,在缸盖的活塞杆安装孔的内侧壁面上设有刮油环的安装环槽,刮油环嵌入安装环槽内,活塞上设有一道密封圈环槽且环槽内安装有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模具油缸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为帕斯卡定律,即液压油在密闭缸体内将受到的压强向体内任何方向传递。在模具内液压泵将油注入缸体推动活塞直线运动,从而将液体能转为机械能通过活塞杆传出机械能。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内容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的简单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均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朗诚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朗诚微电子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286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式微型电液执行器
- 下一篇:带导正部件的升降油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