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气动轮胎拆装一体拉马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81917.9 | 申请日: | 2012-11-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33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孙自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自振 |
主分类号: | B60C25/132 | 分类号: | B60C25/132;B62D6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4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气动 轮胎 拆装 一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维修工具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便携式气动轮胎拆装一体拉马。
背景技术
对于重型汽车来说,长时间的行驶会使轮胎衬带与轮毂之间,以及刹车鼓与车桥之间黏连在一起,影响汽车的正常行驶。在修理时,需要将轮毂与轮胎进行拆装操作,以及将刹车鼓从车辆车桥的两端拆卸下来的操作。目前,在汽修厂,完成上述两种操作的方式大多是由修理工人使用手动工具进行手动拆卸,没有专门、实用的拆卸工具,工人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气动轮胎拆装一体拉马,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携式气动轮胎拆装一体拉马,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和固定在支架内的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贯穿支架的顶梁,在其顶端安装有与活塞杆相互垂直的短杆;所述支架的顶梁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一号卡臂和二号卡臂;所述气缸通过气压管道连接气缸控制阀。
进一步地说:
所述短杆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一号顶杆和二号顶杆;所述一号顶杆和二号顶杆分别垂直贯穿短杆的左右两端,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短杆上。
所述一号卡臂的顶端连接有一号卡爪;所述二号卡臂的顶端连接有二号卡爪;所述一号卡爪与二号卡爪对称设置,它们的底端分别与一号卡臂、二号卡臂连接,它们的顶端分别设置有向内弯折的卡爪
进一步地说,所述一号卡臂的底端固定有一号滑套,一号滑套套装在所述顶梁的一端,并通过一号紧固螺栓紧固;所述二号卡臂的底端固定有二号滑套,所述二号滑套套装在所述顶梁的另一端,并通过二号紧固螺栓紧固。
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固定有套筒,所述短杆插接在套筒内,所述套筒上设有可将短杆与套筒紧固在一起的三号紧固螺栓。
所述活塞杆的顶端固定有套筒,所述套筒的顶部安装有拉杆;所述拉杆的顶部固定有副套筒,所述短杆插接在副套筒内;所述副套筒上设置有可将短杆与副套筒紧固在一起的四号螺栓。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携带方便,通过气缸控制阀操控气缸就能轻松完成轮毂与轮胎的拆装操作和将刹车鼓从车辆车桥的两端拆卸下来操作,省时、省力,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并能进一步提高汽修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便携式气动轮胎拆装一体拉马,包括支架1和固定在支架1内的气缸2,所述气缸2通过气压管道连接气缸控制阀和减压阀。所述支架1设有顶梁11和底梁12,所述气缸2的缸体底部固定在底梁12上,气缸2的缸体顶部与顶梁11固定连接,且所述气缸2的活塞杆21贯穿支架1的顶梁11,在其顶端固定有套筒22,套筒22内插装有与活塞杆21相互垂直的短杆23,套筒22上设置有三号紧固螺栓24,用于将短杆23与套筒22紧固在一起。所述短杆23的左右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一号顶杆25和二号顶杆26;所述一号顶杆25和二号顶杆26分别垂直贯穿短杆23的左右两端,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短杆23上。
所述支架1的顶梁11的两端上分别设置有一号卡臂3和二号卡臂4。所述一号卡臂3的底端固定有一号滑套31,一号滑套31套装在所述顶梁11的一端,并通过一号紧固螺栓33紧固;所述二号卡臂4的底端固定有二号滑套41,所述二号滑套41套装在所述顶梁11的另一端,并通过二号紧固螺栓43紧固。通过拧松一号紧固螺栓33和二号紧固螺栓43,可以调整一号卡臂3和二号卡臂4的位置,使其能够适应各种尺寸大小的轮胎。
轮胎与轮毂的拆解操作:通过气缸控制阀操控气缸2,使活塞杆21伸出,并从轮胎的内侧穿过轮毂中心的安装孔,然后把短杆23插入套筒22内,拧紧三号紧固螺栓24;使短杆23卡住轮毂的外侧面,同时,一号顶杆25和二号顶杆26的底端卡在安装孔的内缘上,以确保短杆不会在轮毂上滑动;再将一号卡臂3和二号卡臂4分别顶在轮毂两侧的轮胎内侧胎面上。此时,通过气缸控制阀操控气缸2,使活塞杆21回缩,活塞杆21带动短杆23给轮毂一个向后的拉力,同时,一号卡臂3和二号卡臂4给轮胎一个向前的推力,从而使轮毂与轮胎分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自振,未经孙自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8191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