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驱动器主控板的工作电源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8148.7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2511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10-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兴乾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风行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0 | 分类号: | H02J9/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曹毅 |
地址: | 215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 驱动器 主控 工作 电源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作电源电路,具体涉及的是一种交流驱动器主控板工作电源电路。
背景技术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在世界范围内面临枯竭的窘境,为满足工业化生产和人类生活所需,人们对太阳能、风力、水力这些可再生能源的关注和利用已日渐提升。其中,风力发电作为一种已经发展相对成熟的新能源开发技术,受到各国的广泛重视。
变桨控制系统是风力发电机组的核心部件之一,其主要功能是根据风力的大小来调节发电机组桨叶的角度,改变气流对桨叶的攻角,使风力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能够根据风速的大小进行自动调节,保证风力发电机的输出效率最高,并且输出在额定功率以内。
目前,我国风力发电组的变桨系统多采用直流变桨系统,即变桨系统的驱动单元采用的是直流驱动器和直流电机。直流变桨系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直流电机的功率密度小,成本高、维护麻烦等。当前,风力发电机组单位千瓦成本持续降低,在风力发电设备普降成本,提高性价比的大环境下,直流变桨系统的上述缺点也就更加突出了。
交流变桨系统的驱动单元采用交流电机和交流驱动器。交流电机结构简单、可靠耐用、成本低、维护方便,正好克服了直流电机的上述缺点。交流变桨系统在风电变桨系统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相比直流变桨系统,交流变桨系统的缺点是,系统一旦发生故障,交流变桨系统不能利用变桨系统的后备直流电源(一般是蓄电池组或超级电容组)直接收桨,而直流变桨系统可以直接将后备直流电源加到直流电机上进行收桨。如何提高交流变桨系统的可靠性,是交流变桨系统发展的重中之重。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交流驱动器主控板的工作电源电路,确保驱动器控制部分可靠工作。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交流驱动器主控板的工作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所述变压器的高压端连接母线正极和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母线负极,所述母线正极和所述母线负极之间连接第二电容,所述变压器的低压端连接二极管,所述二极管并联连接第一电容和钳位二极管,所述钳位二极管连接外部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出端,所述外部直流电源模块的输入端连接UPS电源,所述第一电容两端连接电源隔离模块,所述电源隔离模块连接驱动器主控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交流驱动器的开关电源输出端加了一级电源隔离模块,减小了开关电源受电网影响产生的干扰,提高了交流驱动器在风电交流变桨系统中使用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没有采取主控板工作电源抗干扰和冗余设计的交流驱动器的功率管的开通波形;
图3为采用主控板工作电源抗干扰和冗余设计的交流驱动器的功率管的开通波形。
图中标号说明:1、变压器,2、二极管,3、钳位二极管,4、外部直流电源模块,5、UPS电源,6、第二电容,7、三极管,8、第一电容,9、电源隔离模块,10、驱动器主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照图1所示,一种交流驱动器主控板的工作电源电路,包括变压器1,所述变压器1的高压端连接母线正极和三极管7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7的发射极连接母线负极,所述母线正极和所述母线负极之间连接第二电容6,所述变压器1的低压端连接二极管2,所述二极管2并联连接第一电容8和钳位二极管3,所述钳位二极管3连接外部直流电源模块4的输出端,所述外部直流电源模块4的输入端连接UPS电源5,所述第一电容8两端连接电源隔离模块9,所述电源隔离模块9连接驱动器主控板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风行电气有限公司,未经苏州风行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814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内空气循环净化装置
- 下一篇:合金滑动轴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