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公路基层压实度检测取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7622.4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25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8 |
发明(设计)人: | 张怀增;王秀峰;周磊;武红星;戴泽涛;张春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怀增;王秀峰;周磊;武红星;戴泽涛;张春凤 |
主分类号: | E02D1/04 | 分类号: | E02D1/04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勇 |
地址: | 252000 山东省聊城市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公路 基层 压实度 检测 取样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样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公路基层压实度检测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多年来在公路工程施工中,其公路基层、底基层压实度的取样方法(灌砂法)一直采用古老的操作方式,即由人工用锤子、改锥、扁铲等笨重简陋工具进行操作,就整个过程而言,需要人工多,用时长,样品含水量易丢失,而且对土体挠动性大,取样坑周壁不光滑,取样效果差,准确性欠佳。
中国专利201120579524.2公开了一种公路施工用公路基层压实度检测取样装置,通过控制电机的正反方向转动带动主动齿轮的正反方向转动,进而带动与之啮合连接的从动齿条杆上下移动,即可利用连接在从动齿条杆末端的取样筒实现取样。但是,采用这种方式控制铲头上下移动的时候精确度不高,不易控制,且取样筒取样效果不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公路基层压实度检测取样装置,取样精确度高,且容易控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公路基层压实度检测取样装置,包括支撑装置,支撑装置的上方设有驱动装置,支撑装置的下方在竖直方向上设有加长杆,加长杆的一端与驱动装置连接,另一端与铲头连接,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丝杠与加长杆连接,所述铲头为半圆筒形,且铲头的纵剖面为一上窄下宽的梯形。
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和位于支撑板下方的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下端设置有底座。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所述电机的转轴与丝杠连接。
所述丝杠为滚珠丝杠。
所述梯形的下底角为80°~85°。
所述梯形的下底角为8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铲头采用了类似考古工作中使用的洛阳铲的构造,取样方便,效果理想;利用驱动装置驱动丝杠控制加长杆的上下移动,控制性良好,上下位移的精确度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板,2.加长杆,3.滚珠丝杠,4.铲头,5.电机,6.支撑腿,7.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阐述,应该说明的是,下述说明仅是为了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对其内容进行限定。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1和位于支撑板1下方的支撑腿6,支撑腿6的下端设置有底座7;支撑装置的上方设有驱动装置,支撑装置的下方在竖直方向上设有加长杆2,加长杆2的一端通过滚珠丝杠3与驱动装置连接,驱动装置包括电机5,电机5的转轴与滚珠丝杠3连接;加长杆2的另一端与铲头4连接,铲头4为半圆筒形,且铲头4的纵剖面为一上窄下宽的梯形,梯形的下底角为83°。
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怀增;王秀峰;周磊;武红星;戴泽涛;张春凤,未经张怀增;王秀峰;周磊;武红星;戴泽涛;张春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76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煤巷纵向梁复合式支护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沥青混合料搅拌设备所用的干燥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