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空气加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7515.1 | 申请日: | 2012-12-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473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2 |
发明(设计)人: | 郭玉宝;韩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盂县社会福利高锰耐磨件厂 |
主分类号: | F24H7/02 | 分类号: | F24H7/02;F24H9/18;F24H9/20;F24H9/06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 |
地址: | 045100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加热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加热装置,具体为一种电空气加热器。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常用到空调或暖气对生活及工作环境进行加热,调节室内的温度保持在一个对人体较为舒适的范围内。但是在一些较为偏远的工厂或者临时居住区,由于人员滞留时间较为有限,往往没有必要安装价格较为昂贵的空调或管路系统复杂的暖气片。这就需要一种体积小巧且能够有效对室内环境进行加热的装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目前一些临时居住或办公场地缺乏一种体积小巧的加热装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空气加热器。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空气加热器,包括一个竖筒状的其内充有导热介质的散热器,散热器内竖直套设有一个电加热棒;散热器的一旁设有一个微型风扇;还包括一个方形箱;所述散热器及微型风扇沿方形箱的底面的中心线一字排开的位于方形箱内;所述方形箱靠近散热器的一面竖直开有多个相互平行且间距一定的条形孔,方形箱的上下及左右两侧表面位于散热器与微型风扇之间的区域也开有多个条形孔;方形箱的外表面设有外接电源插头;电加热棒及微型风扇均与外接电源插头相连接。
散热器内装有导热介质,一般为油或水;电加热棒通电后,散热器内的导热介质被逐渐加热,散热器周围的空气也被加热,待散热器内的温度或散热器周围的空气温度达到一定范围时,可以开动微型风扇,微型风扇就将散热器周围的热空气经散热器前方的条形孔吹出,用于对周围环境的加热;方形箱位于散热器及微型风扇之间的上下左右四个面均设有条形孔,外部的冷空气可以随时补充到散热器与微型风扇之间的区域;热风就源源不断的被吹到周围环境中,将周围环境加热。
进一步的,电加热棒的外部电路上串接有一个位于方形箱内部的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控制器的热电偶固定在散热器的外表面。
温度控制器为现有产品,集温度测量、调节、驱动于一体,实现了智能化,有多种型号可供选择。温度控制器可以调节散热器的温度,散热器的温度高于设定值时,温度控制器就自动切断电加热棒的供电回路;散热器的温度低于设定值时,温度控制器就接通电加热棒的供电回路,电加热棒对散热器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加热,如此反复,使散热器的温度控制在设定温度值附近。
本实用新型采用很简单的散热器及风扇的配合,较好的解决了室内加热的问题;所用部件结构轻巧,组装简单,很适于一些临时需要加热保温的场所。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1-散热器,2-电加热棒,3-微型风扇,4-方形箱,5-条形孔,6-温度控制器,7-热电偶,8-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电空气加热器,包括一个竖筒状的其内充有导热介质的散热器1,散热器1内竖直套设有一个电加热棒2;散热器1的一旁设有一个微型风扇3;还包括一个方形箱4;所述散热器1及微型风扇3沿方形箱4的底面的中心线一字排开的位于方形箱内;所述方形箱4靠近散热器1的一面竖直开有多个相互平行且间距一定的条形孔5,方形箱4的上下左右两侧表面位于散热器1与微型风扇3之间的区域也开有多个条形孔5;方形箱4的外表面设有外接电源插头;电加热棒2及微型风扇3均与外接电源插头相连接。电加热棒的外部电路上串接有一个位于方形箱4内部的温度控制器6,所述温度控制器6的热电偶7固定在散热器1的外表面。
所述的电加热棒2的功率为400~600W(可选择400W、450W、500W、550W、600W);微型风扇3的功率为4~16W(可选择4W、6W、8W、10W、12W、14W、16W)。经过大量的测试,我们发现电加热棒功率选择400~600W时可以比较好的满足节能以及加热的工作;微型风扇的功率选择4~16W,能够比较好的控制热空气与冷空气的循环,热空气的扩散速率比较适宜。
方形箱4的下部还设有滚轮8,方便本实用新型的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盂县社会福利高锰耐磨件厂,未经盂县社会福利高锰耐磨件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75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