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树木防寒衣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4877.5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9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申新山;王琼;周连兄;李瑞;焦荆风;黄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申新山 |
主分类号: | A01G13/02 | 分类号: | A01G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韩国胜 |
地址: | 100080 北京市海淀区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树木 寒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树木种植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树木防寒衣。
背景技术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人们为了更好的保护名贵树木冬季越冬,多半采取在树干上缠绕草绳、包扎塑料薄膜等措施,而草绳操作起来比较费时,缠绕时间一长容易脱落等;而塑料薄膜不透气,对树木本身束缚力太强,容易在树干部位导致腐烂,影响树木生长。在冬季树木防寒尤为重要,树木没有保护防寒措施,易冻伤、抽水、抽条等,导致树木成活率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保护树木不被冻伤、耐用且不影响树木生长的树木防寒衣。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树木防寒衣,其中,所述树木防寒衣包括带状主体,所述带状主体的材质为椰纤维。
如上所述的树木防寒衣,优选的是,所述带状主体的两端设置有尼龙绳。
如上所述的树木防寒衣,优选的是,所述带状主体上设有防虫药物层。
如上所述的树木防寒衣,优选的是,所述带状主体的带宽为15-20cm。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树木防寒衣包括带状主体,其中,带状主体的材质为椰纤维。通过将带状主体固定绑缚在树木的树干主体上,形成树木防寒衣,由于椰纤维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弹性好、透气性好的特点,可以起到水土保养作用,保护树木不被冻伤,且不容易脱落,束缚力不会太强,不会导致树干主体腐烂,影响树木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树木防寒衣与树干主体的连接示意图;
其中,1:尼龙绳;2:带状主体;3:树干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内容中关于位置关系的术语,如:“顶端”、“底端”,为参照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树木防寒衣与树干主体的连接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树木防寒衣包括带状主体2,其中,带状主体2的材质为椰纤维。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带状主体2固定绑缚在树木的树干主体3上,由于椰纤维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弹性好、透气性好的特点,可以起到水土保养作用,保护树木不被冻伤,且不容易脱落,束缚力不会太强,不会导致树干主体3腐烂,影响树木生长。
本实施例中可以在带状主体2的两端设置尼龙绳1,用于固定绑缚在树干主体3上的带状主体2,使其不会脱落。
还可以在带状主体2上设置防虫药物层(图中未示出),起到长期防虫、防害作用。具体的,可以在带状主体2上喷洒防虫药物,以形成防虫药物层。
其中,带状主体2的带宽可以为15-20cm,其长度由树干主体3的直径和高度的决定,提高了树木防寒衣2的通用性,且便于存放和运输。
本实施例中树木防寒衣的具体使用过程为:
通过尼龙绳1将带状主体2的一端以一向上倾斜的角度α固定在靠近树根的部位,然后按照向上倾斜的角度α将带状主体2缠绕在树干主体3上,直至树干主体3的顶端,在通过尼龙绳1将带状主体2的另一端固定在树干主体3上,从而实现将带状主体2固定绑缚在树干主体3上,形成树木防寒衣。
本实施例中的带状主体2可以采用纤维直径0.6mm左右、长度为15cm左右的纯椰丝,通过椰纤维热压针扎工艺制作而成。
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树木防寒衣包括带状主体,其中,带状主体的材质为椰纤维。通过将带状主体固定绑缚在树木的树干主体上,形成树木防寒衣,由于椰纤维具有重量轻、强度高、弹性好、透气性好的特点,可以起到水土保养作用,保护树木不被冻伤,且不容易脱落,束缚力不会太强,不会导致树干主体腐烂,影响树木生长。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申新山,未经申新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48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