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油水分离的数控机床水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4313.1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39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1 |
发明(设计)人: | 杨茂山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茂山 |
主分类号: | B01D17/028 | 分类号: | B01D17/028;C10M17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油水 分离 数控机床 水箱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数控机床水箱,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可油水分离的数控机床水箱,适用于所有机床自身使用导轨油润滑和加工时使用需使用切削液的设备。
背景技术
数控机床水箱中的水是指切削液,它是一种(水性)油水混合物。加工前按照一定的比例和顺序勾兑后注入水箱,加工时起到冷却和润滑的作用,从而保护切削工具和被加工的材料,使之达到加工技术要求。
油水分离的意义:水箱中若不做油水分离,长时间后油会覆盖整个切削液面使切削液与空气隔离,切削液就会变质。
变质切削液的危害:
1、变质的切削液会滋生细菌发臭污染环境。
2、变质的切削液也会使机床生锈从而缩短机床寿命,损坏机床精度,增加维修成本。
3、人体皮肤接触后也会过敏。
4、变质切削液也会使部分材料(如铝合金,镁铝合金,锌合金等)表面腐蚀。
5、变质的切削液严重污染环境需处理后排放更换新的切削液,从而增加企业成本。
目前的油水分离技术:
极少一部分机床的床身(铸件)本身带有油水分离功能(此部分大多为进口床身)。绝大部分机床的床身(铸件)本身没有油水分离功能,加工时(导轨)油和切削液同时被抽起使用后又一同流入水箱,周而复始水箱中的(导轨)油越来越多。这中机床也只有极少部分在出厂时外挂的有油水分离。这种分离方法是通过外加的电机带动一个转盘旋转(转盘的一部分浸在切削液中),在旋转的过程中粘附在转盘表面的油会被带起后刮掉。
这种分离方法的弊端是外挂的电机浪费电能。由于水箱的表面积太大而转盘的表面积太小,它们能接触的面积太少,根本分离不干净。这种分离方法需要(导轨)油覆盖整个切削液面并达到一定的浓度才会粘附在转盘,而此时恐怕切削液早已变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油水分离的数控机床水箱,解决现有数控机床没有油水分离功能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油水分离的数控机床水箱,包括第一水箱和第二水箱,所述第一水箱和所述第二水箱之间依次设有进水板、过滤板和出水板,所述进水板和所述过滤板之间为一级分离区,所述过滤板和所述出水板之间为二级分离区;所述第一水箱上设有两个机身泄水槽,所述第二水箱上设有一连通机床的水管,所述一级分离区和所述二级分离区的侧边分别开设有出油孔。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板、所述过滤板和所述出水板的形状大小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进水板上开设有油水混合物进水槽。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板上开设有一级过滤后切削液出水槽。
进一步的,所述出水板上开设有二级过滤后切削液出水槽。
进一步的,所述出油孔与一接油槽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
把水箱隔开以便形成高低水位,利用油水密度不同,把浮在上部的油进行疏导分流。
当机床开始工作后使用过的切削液会混和机床排出的导轨油经机床泄水槽流入第一水箱,当它的水位高于第一块板的油水混合物进水槽底部时油水混合物就会自动流入一级分离区。此时在过滤板的作用下,切削液会从底部自动进入二级分离区,导轨油由于此水轻就被过滤板挡在一级分离区内。
进入二级分离区的切削液在第三块板的作用下再次进行油水分离(以保证进入第二水箱的为纯切削液而无导轨油),切削液从底部流入第二水箱,漏网导轨油又被挡在二级分离区。
进入第二水箱的切削油在机床水泵的作用下又进入机床使用后流入第一水箱重复以上动作。
当分离区的导轨油达到出油孔底部时就自动流入接油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节能环保,不需用外接动力就可以对数控机床水箱进行油水分离;本实用新型成本低廉,便宜实用;本实用新型还能第一时间拦截导轨油,滴油不漏。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 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出油孔位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茂山,未经杨茂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43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极多功能钳
- 下一篇:可调式气囊型腹腔镜穿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