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钻杆气动卡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4294.2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47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吴雪梅;李晓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海德石油工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9/10 | 分类号: | E21B19/10;E21B12/06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钻杆 气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瓦,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钻杆气动卡瓦。
背景技术
钻井卡瓦是用于石油、天然气或地质钻井起在下钻过程中上扣时卡持管柱的一种钻井动力卡瓦,目前,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工作时需要人工对卡瓦的装卸进行操作,不仅拆装速度慢,而且容易出现人身事故,损坏设备,降低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钻杆气动卡瓦,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而且能够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钻杆气动卡瓦,包括封闭且内壁呈圆锥面的卡瓦座,在该卡瓦座的圆锥台形的腔体内对称安装着至少三块楔形卡瓦;所述卡瓦的背面与所述卡瓦座的圆锥面相配合,卡瓦的正面呈圆柱弧面;另设有卡瓦提升机构带动所述卡瓦相对所述卡瓦座上下运动,所述卡瓦提升机构包括平行间隔设置的上底座和下底座,所述上底座的中心设有至少能使钻杆通过的通孔,所述下底座的中心设有至少能使所述卡瓦通过的通孔;在所述上底座的下侧面上设有用于悬挂卡瓦的卡瓦悬挂机构;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至少两相对侧边之间分别设有交叉连杆气动顶升机构,该交叉连杆气动顶升机构包括中心交叉活动连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以及气缸,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上,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可滑动连接于所述下底座和上底座上;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杆的可滑动连接端上,所述气缸的底座可转动连接于一L型连杆一端,该L型连杆另一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下底座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底座和下底座均为方形,所述交叉连杆气动顶升结构分别设于该上底座和下底座的两相对侧边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上底座上还设有中心设有钻杆通孔的刮泥板和固定于该刮泥板周围的刮泥板压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可滑动连接于所述下底座和上底座上的结构为:在所述下底座的上侧面和上底座的下侧面上分别设一导轨槽,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设一滚轮,该滚轮可滑动置于所述导轨槽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瓦悬挂机构包括U型悬挂杆和挂钩,所述U型悬挂杆的两端固连于所述上底座的下侧面上,所述挂钩上端活动套设于所述U型悬挂杆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U型悬挂杆的底部呈倾斜状,且其靠近钻杆轴线一端比其远离钻杆轴线一端到上底座的距离短。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交叉连杆和气缸形成的机械提升机构带动上底座的上下运动,进而实现卡瓦的上移和下降,其不仅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系数高,而且能够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卡瓦提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卡瓦提升机构在提升卡瓦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沿A-A剖面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0——卡瓦 20——卡瓦座
30——钻杆 1——上底座
2——下底座 3——卡瓦悬挂机构
4——第一连杆 5——第二连杆
6——气缸 7——L型连杆
8——刮泥板 9——刮泥板压板
12——导轨槽 13——滚轮
31——U型悬挂杆 32——挂钩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即但凡以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海德石油工具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海德石油工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42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方酚美麻敏缓释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轻木芯材导流切槽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