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搬运车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3068.2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3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解得官;张克松;辛绍杰;张卢山;刘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机学院 |
主分类号: | B62D63/04 | 分类号: | B62D63/04;B60P1/00;B25J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搬运车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到的搬运车,是以液压作为控制和执行的主要动力源、以电机作为转向和运动动力源的一种新型自动搬运车。该自动搬运车可用于仓库物品搬运以及工程中物品搬运。
背景技术
在我国国民经济、城市化建设和科学技术建设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现在的仓库中货物大部分是体积大、重量大、表面脏,仓库的工作环境较差,不利于人们工作,如在工厂的生产车间中许多的零件上面沾满了油污,有的零件上面还存留一些毛刺,不利于人工搬运。同时,仓库中货物摆放也需要消耗相当的一部分人力。在建筑工程中,操作现场许多材料以及物品放置零散。目前主要依靠人工来进行整理和收集,消耗了相当一部分的人力资源,且现场环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人们迫切的需要一种可以代替人工来完成仓库搬运工作以及工程中物品搬运工作的新型自动搬运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搬运车,可用于仓库货物的搬运与存放以及建筑工程现场等场所物品的收集与存放,代替人类了劳动,节约人力资源。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搬运车,包括车体,固定在车体上的车厢,上支撑盘,连接体,机械手结构,以及设置在车体底部的运动转向结构,设置在车体与上支撑盘之间的下升降转向结构,设置在上支撑盘与连接体之间的上转向结构,设置在连接体与机械手结构之间的剪式伸缩结构,其中下升降转向结构与上转向结构的转动轴心线均为竖直方向。
在仓库及工程现场中,本实用新型的搬运车自动实现物品的夹取、搬运和存放,是现有的人工搬运货物的替代装置,减少了人的体力劳动,提高了生产效率,实现了物品搬运到存放的全过程自动化操作。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通过附图中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的更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势将更加清晰。在全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分。并未刻意按实际尺寸等比例缩放绘制附图,重点在于示出本实用新型的主旨。
图1为搬运车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搬运车运动转向结构示意图;
图3为搬运车下升降转向结构示意图;
图4为搬运车上转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搬运车剪式伸缩结构示意图;
图6为搬运车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的实施例。
图一所示搬运车整体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车体2,固定在车体2上的车厢1,上支撑盘24,连接体59,机械手结构500,设置在所述车体2底部的运动转向结构100,设置在车体2与上支撑盘24之间的下升降转向结构200,设置在上支撑盘24与连接体59之间的上转向结构300,设置在连接体59与机械 手结构500之间的剪式伸缩结构400。其中下升降转向结构200与上转向结构300的转动轴心线均为竖直方向。
参见图1、图2,所述运动转向结构100包括主动轮4,所述主动轮4安装在车轮轴5上,所述车轮轴5转动安装在车体2底部的轮轴支架3上;所述车体2底部设置有电机8,电机8上固定有主动带轮37,车轮轴5上固定有从动带轮6,所述主动带轮37与从动带轮6之间通过皮带7连接。
所述运动转向结构100还包括两只转向轮12,所述两只转向轮12分别安装在两根转向轴11上,所述转向轴11通过前轮支架10转动安装在车体2上;车体2底部转动设置有导向杆13,导向杆13还活动(既能转动、又能滑动)连接至转向连杆16,所述转向连杆16与两根转向轴11转动连接;所述导向杆13上具有导向槽14,所述导向槽14内活动(既能转动、又能滑动)设置有滚子15,车体2底部还固定有直线电机34,所述滚子15转动设置在直线电机34的电机导杆35上。直线电机34的电机导杆35伸缩,带动导向杆13转动,进而带动转向连杆16运动,转向连杆16拨动转向轴11转动,最后推动转向轮12的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机学院,未经上海电机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30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记录移动终端的应用日记的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螺栓连接型履带行走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