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人工简易瘤胃体外发酵产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2886.0 | 申请日: | 2012-12-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159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8-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升;丁建南;张志红;黄江丽;田晓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M1/107 | 分类号: | C12M1/10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30029 ***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人工 简易 瘤胃 体外 发酵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畜牧业科研器具技术领域,主要涉及一种模拟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环境的人工体外培养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简易的模拟瘤胃体外发酵产气装置主要有以下两种:(1)以注射器作为发酵容器,将培养液和发酵底物放进注射器里进行模拟瘤胃内环境的实验研究。但是,因为注射器很小,且培养条件需要不断震荡,致使培养物和产生气体都集中在注射器中而形成泡沫,所以导致注射器的读数不精确,发酵气体取样不方便。(2)以输液瓶作为发酵容器,用注射器收集发酵气体,以普通软管连接输液瓶和注射器来模拟瘤胃内环境的实验研究。由于普通软管弹性不强,容易变形,使连接处密封条件不好,很难保证发酵过程中发酵容器中的厌氧条件,且重复利用性差;又由于软管没有开关,所以对发酵气体取样时,使发酵容器与外界连通,不能保证发酵容器内始终保持厌氧状态。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设计提供一种新器件、新结构的人工简易瘤胃体外发酵产气装置,以达到确保发酵装置密闭性强、发酵气体产量读取精准及发酵气体取样方便的目的。
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具体技术方案:
在玻璃注射器下端针头座处密封套上硅胶软管,硅胶软管中部安装一次性输液管开关,硅胶软管另一端密封套在一次性输液管插头一端,一次性输液管插头另一端插入密闭输液瓶瓶口的橡胶塞,玻璃注射器通过硅胶软管和一次性输液管插头与输液瓶相连通,一次性输液管开关控制输液瓶与外界连通,这就是人工简易瘤胃体外发酵产气装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多种器件为废物再利用,人工简易瘤胃体外发酵产气装置密闭性强,发酵气体量读数精准,在发酵过程和发酵气体取样时,保证了发酵容器的厌氧状态和发酵气体样品采集的方便,有利于反刍动物科学研究质量和水平的提高。
附图说明
附图是人工简易瘤胃体外发酵产气装置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玻璃注射器;2、硅胶软管;3、一次性输液管开关;4、一次性输液管插头;5、橡胶塞;6、输液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最佳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人工简易瘤胃体外发酵产气装置,在玻璃注射器1下端针头座处密封套上硅胶软管2,硅胶软管2中部安装一次性输液管开关3,硅胶软管2另一端密封套在一次性输液管插头4一端,一次性输液管插头4另一端插入密闭输液瓶6瓶口的橡胶塞5,玻璃注射器1通过硅胶软管2和一次性输液管插头4与输液瓶6相互连通,一次性输液管开关3控制输液瓶6与外界连通。
人工简易瘤胃体外发酵产气装置使用时,首先向输液瓶6内加入培养底物和瘤胃培养液,在加入瘤胃培养液时用氮气保护,使瘤胃培养液中厌氧微生物处在厌氧的条件下,在输液瓶6充满氮气时,用橡胶塞5塞住输液瓶6瓶口,然后一次性输液管插头4和硅胶软管2把输液瓶6和玻璃注射器1连通。玻璃注射器1用橡皮筋栓到输液瓶6的瓶壁上,最后把人工简易瘤胃体外发酵产气装置固定在温度适宜的摇床里震荡培养。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输液瓶6中微生物和培养底物发酵产生大量的气体,发酵气体通过一次性输液管插头4和硅胶软管2进入玻璃注射器1内。当输液瓶6中培养物发酵一定时间时,记录进入玻璃注射器1内发酵气体产量;如果需要分析发酵气体,可以暂时关掉一次性输液管开关3,采集玻璃注射器1内发酵气体作为样品,在读取发酵气体产量及排放和收集发酵气体的过程中不需要打开输液瓶6,保证了输液瓶6中培养物的发酵过程一直处于严格的厌氧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未经江西省科学院生物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28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