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织物酸碱度及甲醛自动萃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2779.8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020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9 |
发明(设计)人: | 顾金华;李清;殷建红;蒋洪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顾金华 |
主分类号: | B01D11/02 | 分类号: | B01D11/02;G01N33/36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贾海芬 |
地址: | 2130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织物 酸碱度 甲醛 自动 萃取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织物酸碱度及甲醛自动萃取装置,属于织物测量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纺织品pH值测试作为国家强制性标准GB18401-2003《国家纺织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中的一个重要生态考核指标,一直受到国内外消费者的重视。由于人体皮肤带有一层弱酸性物质,为防止外界病菌、疾病人侵,纺织品pH值在中性至弱酸性之间对皮肤最为有益。
然而,纺织品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烧碱、纯碱和表面活性剂等,所以印染工艺始终都是在非酸即碱的介质中进行的,如果加工中使用的各种助剂未经充分水洗,或者水洗过程中添加的各种整理剂未加以规范控制,都会造成织物的pH值不符合标准规定,因此检测纺织品的pH值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检测纺织品pH值的直接办法是通过各种行业标准从纺织品中萃取液,用pH计或pH试纸等方法进行测量。国际上有多种萃取标准:国际标准ISO 3071-2005《纺织品——水萃取物pH值的测定》、美国标准AATCC 81-2006(2007)《湿处理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英国标准BS EN ISO 3071-2006《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我国国家标准GB/T7573-2009《纺织品——水萃取液pH值的测定》。
国内印染企业大多数都是采用国标或美标进行萃取的。各种标准衍生出的检测方法与设备都有一个共同缺点,检测工序繁琐,周期长超过1小时,不适宜行业快速的生产周期,更不宜用于生产过程中的检测。
现有的织物pH值快速测定方法是将滤纸放在织物下面,滴加萃取液后,用手指对其施加外力,使萃取液透过织物渗到滤纸上,在萃取液滴加处滴加混合指示剂,根据滤纸显示颜色来判断pH值。但上述的测量方法依靠手指施加外力,需要人工操作,因受人为因素较大,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还会影响其萃取液的准确性。
同样对纺织品而言甲醛是涉及人体健康安全的有害物质限量指标之一,是衡量纺织品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纺织品服装中使用的甲醛树脂类固色剂分解产生游离甲醛,人体接触后会造成皮肤过敏或发炎,甚至还可能诱发癌症。近年来,人们对纺织品的安全性能非常重视,许多国家通过立法严格限制纺织品中的甲醛含量,如:欧盟指令2002/371/EC、OEKO-TEX100和日本法规NO.112等,我国质检总局也颁布了强制性国家标准GB18401-2001《纺织品甲醛含量限定》对各类纺织品中甲醛含量做出了不同的限制要求。
目前,甲醛的测定方法有水萃取法、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方法、乙酰丙酮比色法、高效液相色谱法等。其中,水萃取法测试纺织品甲醛含量简单、方便、快速,但采用此方法时,水萃取液中干扰物较多,有时对结果的干扰较大,容易产生偏离真实值的结果;分光光度法中的乙酰丙酮法操作简便、稳定性好,被许多国家用来检测纺织品中的甲醛含量,但该方法易受萃取液不纯及其它物质的干扰,对易褪色纺织品中的游离甲醛无法准确定量;国标乙酰丙酮比色法易受萃取液色度的影响,对易褪色纺织品中游离甲醛的检测有一定的局限性;高效液相色谱法能很好解决低含量甲醛分析和提取液中非甲醛物质干扰的问题,但由于其所用仪器价格较贵,测试成本比较高,操作过程相对比较复杂,使用也不够便利,在实际应用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准确得到织物的萃取液的织物酸碱度及甲醛自动萃取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织物酸碱度及甲醛自动萃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机座的箱体以及执行机构、调心加压机构、支座机构、加液机构和中央控制器;所述的执行机构包括相连接的执行件和控制阀,执行件安装在机座上;所述的调心加压机构包括具有下球面的连接件、调节件、上压件和安装在上压件内的上加热块,连接件连接在执行件的移动轴上,调节件一侧固定在上压件的顶部、另一侧设置在连接件上,调节件与连接件之间设有径向调整间隙H1和轴向调整间隙H2;所述安装在机座上的支座机构包括支承座和安装在支承座内的下加热块,上压件与支承座相对设置,支承座的中间部位设有萃取液进孔、边缘部位设有萃取回液槽,且支承座上的萃取回液槽与出液管相通;所述的加液机构包括设置在箱体内的计量泵及进液管,进液管的两端分别与计量泵及支承座上的萃取液进孔相通,控制阀、上加热块和下加热块与设置在箱体内的中央控制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顾金华,未经顾金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27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