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缆对接箱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2024.8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39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翟晓东;孙旗;张华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省电力公司张家港市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G15/10 | 分类号: | H02G15/10;H02G15/117;H02G15/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项丽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缆 对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缆对接箱。
背景技术
当前,我国电力系统正处于城乡电网改造时期,城市电网电缆化,配网自动化、10KV架空绝缘导线改造等措施的实施,使配网的可靠率得到了相应的提高。
随着城市电缆化工程的不断深入,10KV电压等级电缆线路的可靠运行对提高供电可靠性是至关重要的。对于由多根(每根长约为200—400米)电缆连接组成的电缆线路,电缆中间连接技术是电缆线路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
10KV电力电缆中间接头经历了环氧树脂浇铸式、热缩式、硅橡胶预制式的发展历程。
绕包环氧树脂浇铸式电缆中间接头已被淘汰。热缩式电缆中间接头存在着密封性较差,其绝缘采用多层附加绝缘管进行复合重叠,层与层之间的气隙在运行中会产生局放。
硅橡胶预制式电缆中间接头具有良好的绝缘及密封性能。其绝缘体、应力锥一次注射成型,具有统一的形状和尺寸,简化了安装过程。硅橡胶的主链由硅—氧键组成,不含碳分子,具有无机材料的特性,抗电碳痕性、耐电晕性、耐电蚀性都较好。硅橡胶耐寒、耐热性能优越,在-80 ~ 250℃的范围内其电性能、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稳定。其次,硅橡胶具有良好的憎水性,憎水迁移性,因此抗湿闪、抗污闪的性能好。硅橡胶的抗老化、抗紫外线老化性能较好,可用于各种恶劣的环境。
硅橡胶弹性好,它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很低的玻璃化温度和结晶温度,即使在低温下也具有较好的弹性。相比热缩附件,安装后如果电缆揉动、弯曲,可能造成各热缩部件脱开而引起局放,而硅橡胶预制式附件在安装后可以揉动、弯曲,几乎不影响其界面特性。硅橡胶的导热系数是一般橡胶的2倍,有利于电缆散热和提高载流量。
以上两种电缆中间接头,各有其优缺点,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有缺点,均为一次性中间接头,力求恢复电缆的原有特性。由于这种中间接头仍然是设置在电缆沟中,这就对中间接头的密封性提出极严格的要求,又使得对电缆接头处的电场应力处理具有不确定性。这种电缆中间接头的可靠性对施工工艺的依赖性特别强,如密封不好,电缆接头浸水,会发生爆头现象。接头处的电场应力处理不好,局部绝缘击穿亦会使电缆接头处发生爆炸。另外,这种中间接头是一次性的,不可拆卸,给电缆线路中的故障查寻带来不便。按我国现有的技术,查寻电缆线路的故障是很费时间的。
鉴于以上诸因素,为了提高10KV电缆线路运行的可靠性,消除电缆连接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缩短电缆线路的检修时间,我公司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和技术论证,研究开发出“10KV电缆对接箱”,将传统的电缆中间接头改为两个电缆终端在箱内连接。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靠性高、检修方便的电缆对接箱。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缆对接箱,它包括开设有电缆孔的箱体、固定于箱体内的支架、固定穿设于支架上的多个的中间接头、与各个所述的中间接头的两端相插接的终端插头,所述的中间接头的两端分别位于支架的两侧,所述的终端插头一端与中间接头相连接另一端与电缆连接,所述的电缆穿设于电缆孔内。
优化的,所述的中间接头为双氧树脂浇注成型的双通套管。
优化的,所述的终端插头为预制式硅橡胶终端插头。
优化的,所述的支架为平行于箱体侧壁的板。
进一步地,所述的支架同一侧的所有电缆包覆在同一护套内。
优化的,连接在中间接头上的终端插头上还连接有至少一个终端插头,每个所述的终端插头呈T字型,每个所述的终端插头包括共线的前端接头、后端接头、垂直连接于前端接头与后端接头之间的垂向接头,所述的前端接头与后端接头共线,每个所述的终端插头的后端接头与与其相邻的终端插头的前端接头相螺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箱体以及支架由厚度为2~4mm的不锈钢板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利用相连接的中间接头与终端插头实现电缆与电缆之间的连接,提高电缆线路运行的可靠性,消除电缆连接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缩短电缆线路的检修时间,简化了安装工艺,使电缆剥切处电场应力的处理具有可控性,而且具有可拆装特性。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左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省电力公司张家港市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未经江苏省电力公司张家港市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202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