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锅炉自动下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70001.3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73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秦全生;郝云龙;韩小航;王连清;赵新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甘肃赫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J1/06 | 分类号: | F23J1/06;F23J3/00 |
代理公司: |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 代理人: | 张克勤 |
地址: | 733000 甘肃***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自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下灰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锅炉自动下灰装置。
背景技术
锅炉主要是生产企业供热设施,使用蒸汽岗位希望供蒸汽压力稳定,以获得生产工艺的稳定和高质量的产品。
一个化工企业,有若干个小工艺单元组成,这些单元生产着初级产品,只有初级产品质量好,才能保证终极产品质量稳定。在化工企业每个反应过程中,若给定的热源蒸汽压力不稳定,就意味着提供的热量不稳定,将导致反应不完全或产品收得率下降,严重者将使产品报废,因此,企业的管理者们将热源压力稳定当成严格考核指标,也花重金选择和改进锅炉性能,高价聘请锅炉司炉工和管理者。
链条炉排锅炉,是一种卧式三回程水管锅炉,炉膛左右二侧装有光管水冷壁管,沿锅筒纵向由耐火砖将烟道气分隔折流。采用轻型链条炉排实现机械加煤,配有鼓风机、引风机进行机械通风,并装有刮板式出渣机实现自动出渣。该炉前后拱采用新型的节能技术炉拱。燃料自煤斗落到炉排上,进入炉膛燃烧后,火焰经过后拱燃烬室折向转到中间烟道室,再由中烟道侧室折回侧烟道室,之后进入省煤器、多管除尘器,然后由引风机抽引通过烘渣余热回收至烟囱排向大气。
在我国的中小企业使用的锅炉中,拥有10吨以下较多的锅炉,这些锅炉不具有在运行状态下清灰装置,依靠停炉人工清灰,在清灰过程中劳动强度大、煤灰飞扬环境差,清灰时蒸汽压力骤降,用汽单元减负荷生产、中间产品质量波动,影响了产品质量稳定和全员劳动效率。
拥有中小锅炉的企业,迫切希望在原有锅炉上改进,提升锅炉连续运行的性能,满足用汽单元的蒸汽压力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锅炉自动下灰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锅炉不具备在运行状态下清灰、蒸汽热源压力不稳定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锅炉自动下灰装置,它包括后拱清灰装置,所述后拱清灰装置包括拖板阀、拉杆,在后拱水泥板上设有漏灰孔,所述漏灰孔上方设有拖板阀,所述拖板阀固定在所述后拱水泥板上,所述拖板阀与所述拉杆相连。
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自主加工制作而成,不改动锅炉受压件、不改动炉体结构,达到锅炉不停炉自动下灰,具有投资小、易实施、凡中小型锅炉均能实施改造,是国家提倡的节能改造项目,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锅炉自动下灰装置中后拱清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一种锅炉自动下灰装置中侧灰门清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一种锅炉自动下灰装置中管式旋风除尘器清灰装置;
图6是一种锅炉自动下灰装置中烘渣管清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漏灰孔,2、拖板阀,3、拉杆,4、摇动杆,5、后拱水泥板,6、煤仓,7、炉膛,8、炉排,201、第一蝶板阀,202、第二蝶板阀,203、第三蝶板阀,204、第四蝶板阀,205、第五蝶板阀,22、转动杆,23、左侧灰门,24、右侧灰门,31、大集灰箱,32、比重蝶阀,33、小集灰箱,34、灰箱托板阀,35、管式旋风除尘器,40、烘渣管,41、上插板阀,42、集渣箱,43、下插板阀,44、上插板摇杆,45、下插板摇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示出了一种锅炉自动下灰装置中后拱清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后拱清灰装置,后拱清灰装置包括拖板阀2、拉杆3,在后拱水泥板5上设有漏灰孔1,漏灰孔1上方设有拖板阀2,拖板阀2固定在后拱水泥板5上,拖板阀2与拉杆3相连。沿后拱水泥板5的水平方向设有至少三排漏灰孔1和三排拖板阀2,每排漏灰孔1和拖板阀2至少为3个。拉杆3的端部连接有摇动杆4。
图2中示出了煤仓6、炉膛7的位置,为了清除锅炉后拱上部炉膛烟道跌落的煤灰,拖板阀2盖住漏灰孔,在下灰时拉摇动杆,拉杆带动内部6块连为一体的拖板阀2向外移动,漏灰孔1打开,煤灰通过漏灰孔1下落到炉排8上随煤渣、经刮渣板机械出炉;3分钟后,推摇动杆4,拖板阀2挡住漏灰孔1,阻止炉膛气通过漏灰孔1上串走近路,在锅炉正常运行状态下每2小时重复上述操作清后拱煤灰一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赫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未经甘肃赫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700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清灰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红外燃烧机燃烧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