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钛电容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9851.1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70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罗德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德文 |
主分类号: | H01G4/002 | 分类号: | H01G4/0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8300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器,特别涉及一种钛电容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钛电容器包括钛基体、介质层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钛基体一端连接第一电极,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极,但是这样会造成电极短路,因此有的在制造时采用在第一电极与电介质结合处刷一层绝缘胶而使第一电极与介质层分隔,但是,刷过量会破坏电容器蓄电性能,过少时容易造成第一电极仅局部绝缘,因此量非常难于控制,从而造成生产工艺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提供一种钛电容器,该钛电容器提高了产品的优良率。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钛电容器,包括钛基体、介质层体、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钛基体一端连接第一电极,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极,所述钛电容器还包括一绝缘片,该绝缘片设置于所述介质层与第一电极连接处,该绝缘片上表面与所述介质层外表面之间的间距为2-50mm。
作为优选,所述钛电容器还包括一隔绝层,该隔绝层设置于所述介质层体外表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因为在绝缘片上表面与钛基体外表面之间的间距为2-50mm,因此将介质层体与第一电极分开,从而阻止了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产生短路,因此提高了产品的优良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钛电容器,包括钛基体3、介质层体4、第一电极1和第二电极2,钛基体3一端连接第一电极1,另一端连接第二电极2。
钛电容器还包括一绝缘片6,该绝缘片6设置于介质层体4与第一电极1连接处,该绝缘片6上表面与介质层4外表面之间的间距为2-50mm。
钛电容器还包括一隔绝层5,该隔绝层5设置于介质层体4外表面上。
上述实施方式仅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说明而非限制,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还应包括那些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转换、转化、变化或替代,以及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德文,未经罗德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98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集中供热水暖用无线温控器及楼栋无线温控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