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进的双排轮挤水胶棉拖把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9311.3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291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03 |
发明(设计)人: | 谢景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谢景宁 |
主分类号: | A47L13/24 | 分类号: | A47L13/24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马明渡 |
地址: | 31000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进 双排轮挤 水胶 拖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洁工具领域,为一种胶棉拖把,具体涉及一种改进的双排轮挤水胶棉拖把。
背景技术
胶棉拖把具有胶棉块,挤水机构对胶棉块进行挤水,不需要用手直接接触胶棉块就能拧干,清洁卫生时不脏手,使用方便,深受消费者喜爱。
现有技术中胶棉拖把大体可以分为滚轮挤水胶棉拖把和对折挤水胶棉拖把两种,其中滚轮挤水胶棉拖把(一般都为双排轮挤水胶棉拖把,由于具有双排轮,因此使用时稳定,挤水效果更好),包括握杆和设于握杆上的提拉组件、双排轮挤水机构和胶棉块,提拉组件作用于胶棉块上,双排轮挤水机构也作用在胶棉块上,双排轮挤水机构包括位于胶棉块两侧的排轮,每一排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即双排轮),提拉组件提拉胶棉块时,胶棉块被其两侧的双排轮挤压以挤掉其中的水分。
普通的双排轮挤水胶棉拖把具有下述缺点:双排轮上的第一滚轮或第二滚轮均是悬臂结构,即悬臂的臂根部固定在拖把上,悬臂的臂端部悬空,因此在滚轮对胶棉块进行进水时,悬臂的臂端部容易相碰发出响声,使用时滚轮变形,影响挤水效果。普通胶棉拖把的胶棉块长度约为27厘米,为增强拖地效果,市场上现有一些胶棉拖把的胶棉块长度增加到了32~40厘米,对于这种加长的胶棉拖把,滚轮的变形更加明显,严重影响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改进的双排轮挤水胶棉拖把,使用时双排轮的滚轮不变形,挤水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进的双排轮挤水胶棉拖把,包括握杆和设于所述握杆上的提拉组件、双排轮挤水机构和胶棉块,所述提拉组件作用于胶棉块上,双排轮挤水机构也作用在胶棉块上,所述双排轮挤水机构包括位于胶棉块两侧的排轮,每一排轮包括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所述第一滚轮的轮轴和第二滚轮的轮轴相平行,所述拖把上还设有与第一滚轮的轮轴以及第二滚轮的轮轴配合的定位卡,该定位卡包括主架,主架上设有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一滚轮的轮轴径向定位,第二定位部与第二滚轮的轮轴径向定位,用以对第一滚轮的轮轴和第二滚轮的轮轴的相对径向位移进行限位。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定位卡的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均为管状结构,每一管状结构的管内壁表面周向均匀布设若干凸筋,所述第一定位部的管状结构套设在第一滚轮的轮轴上,在凸筋作用下压紧装配;第二定位部的管状结构套设在第二滚轮的轮轴上,在凸筋作用下压紧装配。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是:提拉组件提拉胶棉块时,胶棉块被其两侧的双排轮挤压以挤掉其中的水分;定位卡的第一定位部与第一滚轮的轮轴径向定位,第二定位部与第二滚轮的轮轴径向定位,用以对第一滚轮的轮轴和第二滚轮的轮轴的相对径向位移进行限位,避免使用时双排轮的第一滚轮和第二滚轮的变形。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的定位卡可阻止胶棉拖把的双排轮的滚轮的悬臂臂端部的变形,结构简单,挤水效果好,特别适用于胶棉块长度为32~40厘米的加长型拖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立体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定位卡的立体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以上附图中:1、握杆;2、提拉组件;3、胶棉块;4、第一滚轮;5、第二滚轮;6、定位卡;7、主架;8、第一定位部;9、第二定位部;10、管状结构;11、凸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参见图1-4所示,一种改进的双排轮挤水胶棉拖把,包括握杆1和设于所述握杆1上的提拉组件2、双排轮挤水机构和胶棉块3,所述提拉组件2作用于胶棉块3上,双排轮挤水机构也作用在胶棉块3上,所述双排轮挤水机构包括位于胶棉块3两侧的排轮,每一排轮包括第一滚轮4和第二滚轮5,所述第一滚轮4的轮轴和第二滚轮5的轮轴相平行,所述拖把上还设有与第一滚轮4的轮轴以及第二滚轮5的轮轴配合的定位卡6,该定位卡6包括主架7,主架7上设有第一定位部8和第二定位部9,第一定位部8与第一滚轮4的轮轴径向定位,第二定位部9与第二滚轮5的轮轴径向定位,用以对第一滚轮4的轮轴和第二滚轮5的轮轴的相对径向位移进行限位。
定位卡6的第一定位部8和第二定位部9均为管状结构10,每一管状结构10的管内壁表面周向均匀布设若干凸筋11,所述第一定位部8的管状结构10套设在第一滚轮4的轮轴上,在凸筋11作用下压紧装配;第二定位部9的管状结构10套设在第二滚轮5的轮轴上,在凸筋11作用下压紧装配。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谢景宁,未经谢景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93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45度腹腔镜
- 下一篇:一种消音器及使用该消音器的洗地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