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携式拐棍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8219.5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3058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7-17 |
发明(设计)人: | 吴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静 |
主分类号: | A45B7/00 | 分类号: | A45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滨海新区塘***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携式 拐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拐棍,尤其是一种出行携带方便的便携式拐棍。
背景技术
老年人出行不方便,都需要拐棍,而一般的拐棍都是带有一把手的杆体,不可伸缩或折叠,当老人坐下休息或坐车,不需要拐棍时,拐棍则放在一旁,占用空间大,尤其是在拥挤的公交车上,为其他乘客也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出行携带方便的便携式拐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一圆柱形杆体以及一固装在杆体上端的把手,所述杆体包括第一杆体、第二杆体以及第三杆体,所述第二杆体通过第一滑块嵌装在第一杆体下侧内部,所述第三杆体通过第二滑块嵌装在第二杆体下侧内部。
所述第一滑块设置在第二杆体外壁上部且在第一滑块与第二杆体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压紧弹簧,所述第一杆体内壁上设置有一与第一滑块相匹配的“L”型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下端形成有一用于卡装第一滑块的第一卡槽。
所述第二滑块设置在第三杆体外壁上部且在第二滑块与第三杆体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压紧弹簧,所述第二杆体内壁上设置有一与第二滑块相匹配的“L”型第二导轨,所述第二导轨下端形成有一用于卡装第二滑块的第二卡槽。
在所述把手一侧形成有一用于放置手机的矩形凹槽,该凹槽的一边端铰接有一与凹槽相匹配的凹槽盖,另一边端与凹槽盖的一边端卡装在一起。
所述第三杆体下端固装有一脚套。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三个杆体构成的拐棍,且第二杆体可收缩到第一杆体内部,第三杆体可收缩到第二杆体内部,当老人出行不需要拄拐的时候,可将拐棍收缩放在包里,节约了空间,为出行带来了方便。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便携式拐棍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第一导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2,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拐棍包括一圆柱形杆体以及一固装在杆体上端的把手1,所述杆体包括第一杆体2、第二杆体3以及第三杆体4,所述第二杆体3通过第一滑块5嵌装在第一杆体2下侧内部,所述第三杆体4通过第二滑块6嵌装在第二杆体3下侧内部。
所述第一滑块5设置在第二杆体3外壁上部且在第一滑块5与第二杆体3之间设置有一第一压紧弹簧7,所述第一杆体2内壁上设置有一与第一滑块5相匹配的“L”型第一导轨8,所述第一导轨8下端形成有一用于卡装第一滑块5的第一卡槽9。
所述第二杆体3可相对第一杆体2进行伸缩,所述第一压紧弹簧7可对第一滑块5在第一滑轨8的任意位置上进行压紧,当第二杆体3滑到第一滑轨5的底端时,向右旋转,即可将第一滑块8带入到第一卡槽9内,在第一压紧弹簧7的作用下第一滑块5便卡固在第一卡槽9内。
所述第二滑块6设置在第三杆体4外壁上部且在第二滑块6与第三杆体4之间设置有一第二压紧弹簧10,所述第二杆体3内壁上设置有一与第二滑块6相匹配的“L”型第二导轨11,所述第二导轨11下端形成有一用于卡装第二滑块6的第二卡槽。
所述第三杆体4可相对第二杆体3进行伸缩,所述第二压紧弹簧10可对第二滑块6在第二滑轨11的任意位置上进行压紧,当第三杆体4滑到第二滑轨11的底端时,向右旋转,即可将第二滑块6带入到第二卡槽内,在第二压紧弹簧10的作用下第二滑块6便卡固在第二卡槽内。
在所述把手1一侧形成有一用于放置手机的矩形凹槽,该凹槽的一边端铰接有一与凹槽相匹配的凹槽盖13,另一边端与凹槽盖13的一边端卡装在一起。
所述凹槽盖13外壁与把手形成一整体,提高美观性,所述凹槽还可以储放一些小型物件或者写有与家人的联系信息的纸条,在老人不慎走失的时候,以便快速的与家人取得联系。
所述第三杆体4下端固装有一脚套14。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当老人出行需要拄拐时,可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三杆体4向外拉出,拉到第二滑轨6的底端后,向右旋转第三杆体4,第三杆体4即可固定,再将第二杆体3拉到第一导轨5的底端,向右旋转,即可固定第二杆体3,这样老人便可拄拐;当不需要便携式拐棍时,向左旋转第三杆体4并向内收缩到第二杆体3中,向左旋转第二杆体3并向内收缩到第一杆体2中,将收缩好的便携式拐棍放在包中或一旁,可节省很大空间,为出行带来了方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不局限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指导思想之内提出其他的实施例,但这些实施例都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静,未经吴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821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淋釉系统
- 下一篇:一种炼油污水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