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镀锌锅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7894.6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86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岳增武;李辛庚;王学刚;樊志彬;刘爽;王晓明;闫风洁;王宏;肖世荣;张都清;聂卫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23C2/06 | 分类号: | C23C2/0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李桂存 |
地址: | 100000***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镀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镀锌锅。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大多数厂家的镀锌锅使用08F钢板(或05F)焊制而成,厚度一般为35-60mm。由于熔融的锌液对钢铁材料具有强烈的腐蚀性(或叫熔蚀),使锌锅很快减薄甚至泄漏,锌锅的使用寿命一般为3-5年。镀锌锅的腐蚀往往是不均匀腐蚀,焊缝附近是薄弱环节。
提高热浸镀合金中的铝含量,可以明显提高镀层的耐腐蚀性,但当锌液中的铝含量高时,因为铝的活性比锌高,会加速锌锅的熔蚀。因此,对于从事纯锌热浸镀生产的企业,由于无法解决锌锅快速熔蚀的问题,从而限制了具有较好耐腐蚀性能的Zn-Al合金的应用。
发明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镀锌锅及其制作方法,它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长。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措施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镀锌锅,包括由钢板焊接成的锅体,所述锅体内壁上设置有一层奥氏体不锈钢板,所述奥氏体不锈钢板表面加热氧化有一层钝化膜。
上述奥氏体不锈钢板厚度大于4mm。
上述钝化膜的厚度为0.5~2μm 。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不改变现有热浸镀锌锅的结构,可以现场制作,制作工艺简单;
2.可以用于纯锌热浸镀或者Zn-5%Al-Re合金的浸镀,在锌液温度不超过470℃时,由于该内衬具有较高的耐锌液熔蚀的能力,从而大大延长锌锅的使用寿命,并能减少锌渣的生成。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锅体,2奥氏体不锈钢板,3钝化膜。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镀锌锅,包括由钢板焊接成的锅体1,锅体1内壁上设置有一层奥氏体不锈钢板2,也就是奥氏体不锈钢板2作为内衬。奥氏体不锈钢板2表面加热氧化有一层钝化膜3。奥氏体不锈钢板2厚度大于4mm。钝化膜3的厚度为0.5~2μm 。
本实用新型镀锌锅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用钢板焊接成锅体1,在锅体1内壁上焊接一层奥氏体不锈钢板2;
b.喷丸机利用石英玻璃丸对奥氏体不锈钢板2表面进行喷丸处理;
c. 对喷丸处理后的奥氏体不锈钢板2表面加热,生成钝化膜3。
在步骤c中加热温度为640~730℃,加热时间为24~96小时。喷丸机的压缩空气压力为0.3~0.7MPa,石英玻璃丸为30~80目。
以厚度为5mm的304L不锈钢板焊接的锅体1为例,使用焊接方法制作锌锅的奥氏体不锈钢板2内衬,经无损探伤合格后,在干燥的气氛中,使用0.5MPa压力和40目的石英玻璃丸进行喷丸处理,使用镀锌锅的加热热源对镀锌锅进行加热,使内衬板的温度控制在690±10℃,保温时间48h,在内衬板表面生成的钝化膜3的厚度约1.0μm。
其原理为:
奥氏体不锈钢,是指在常温下具有奥氏体组织的不锈钢。钢中含Cr约18%、Ni 8%~10%、C约0.1%时,具有稳定的奥氏体组织。奥氏体铬镍不锈钢包括著名的18Cr-8Ni钢和在此基础上增加Cr、Ni含量并加入Mo、Cu、Si、Nb、Ti等元素发展起来的高Cr-Ni系列钢。奥氏体不锈钢无磁性而且具有高韧性和塑性,但强度较低。
奥氏体不锈钢板2在高铝含量的锌液中耐熔蚀性能优于08F钢板,但熔蚀速率仍大于30mm/年。铬在钢中的扩散主要通过晶界、亚晶界和位错等扩散通道进行,因此这些部位被称为铬的“快速扩散通道”。
喷丸在奥氏体不锈钢板2的表面产生大量塑性变形,引入高密度的位错和滑移带,在随后的加热过程中形成超细晶粒,为铬的扩散提供了更多的快速通道;表面的高能量状态也为铬的扩散提供了额外的驱动力。因此在所要求的自加热氧化温度,可使奥氏体不锈钢的表面生成富含铬的均匀、致密的钝化膜3,对于铬含量为18%左右的不锈钢(如304L不锈钢),按照本实用新型中的喷丸及自加热氧化工艺,表面生成的钝化膜3中铬含量达60%以上。锌液或锌合金液对该钝化膜3的浸润性很低,因而该钝化膜3在热镀锌或锌铝合金时成为界面反应和扩散的屏障,从而获得高的抗熔蚀性能。
若不对奥氏体不锈钢板2进行喷丸处理而只进行自加热氧化处理,则在钢板表面生成致密度不高的钝化膜3,该钝化膜3易开裂和剥落,不能长时间保持高的抗熔蚀性能。
实施例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789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形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利用热镀锌渣生产高纯度锌粉的保温加热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C23C 对金属材料的镀覆;用金属材料对材料的镀覆;表面扩散法,化学转化或置换法的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真空蒸发法、溅射法、离子注入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的一般镀覆
C23C2-00 用熔融态覆层材料且不影响形状的热浸镀工艺;其所用的设备
C23C2-02 .待镀材料的预处理,例如为了在选定的表面区域上镀覆
C23C2-04 .以覆层材料为特征的
C23C2-14 .过量熔融覆层的除去;覆层厚度的控制或调节
C23C2-26 .后处理
C23C2-30 .熔剂或融态槽液上的覆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