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冠心病护理监测报警器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7565.1 | 申请日: | 2012-12-07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615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05 |
发明(设计)人: | 刘忠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忠芬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A61B5/024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2714 山东省章丘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冠心病 护理 监测 报警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冠心病监测报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冠心病护理监测报警器。
背景技术
冠心病作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已危及全国,特别是我国是一个老年人众多的国家;据调查,我国老年人死亡人数中三分之一是死于冠心病,其中有84.3%的是没有得到及时的抢救而导致死亡的;特别是有些老年人,一起睡觉身边的人病发身亡都没有一点察觉。
现有的冠心病人监护用品中,有一种便携式的心电图设备,虽然体积小可以随身携带,检测人体的心电信号是自动的,但它们只能通过观看显示屏上的指示参数才可以知道心电信号的异常情况,即使是有心电异常有声音和发光信号报警,但当病人或别人知道有报警时,需要认为进行急救,人为干预的因素很多,尤其是在病人夜间休息或病人处于单独的环境,发病情况特殊不能进行自救时,此类的监护仪功能就显得不足,很难在家庭用户中进行普及;
还有一种体积较小的冠心病人紧急报警设备,这类便携式的报警设备,由于它的功能仅仅是报警,而且报警的检测方式是靠冠心病人人为感觉到有病发现象,报警触发也需要人力进行;所以,当病人发病情况特殊,不能自行的进行人工触发报警时,该报警设备也就失去了作用,因此该类设备也适用性不强,所以也很难在家庭用户中进行普及。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检测病人心率并报警自救的冠心病护理监测报警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冠心病护理监测报警器,包括:单片机系统、心电传感器、脉冲发生器、治疗电极、声光报警装置、无线电控制自动报警装置,冠心病护理监测报警器,其中,心电传感器连接单片机系统,单片机系统连接脉冲发生器,脉冲发生器连接治疗电极;单片机系统连接控制声光报警装置;单片机系统连接控制无线电控制自动报警装置。
其工作原理是:单片机系统从心电传感器中检测到人体的心律并判断结果有异常时,首先触发接通主机内的理疗用脉冲发生器,通过治疗电极对人体的至阳穴位进行电疗,缓解冠心病人的症状,延长急救时间;其次,触发启动声光报警装置,现场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通知病人附近周围的人们,作出相应的急救;接着,触发启动无线电控制自动报警装置,让连接在电话上的专用自动报警接收和拨号装置进行接收,并自动对相应的预设报警电话号码:如亲人电话号码、120、110、社区医疗服务电话号码等进行拨号报警,通知相关的人员进行紧急抢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当单片机从心电传感器中检测到人体的心律并判断结果有异常时,可以自动实现如下功能:1、自动的触发接通理疗用脉冲发生器,通过治疗电极对人体心脏的至阳穴位进行电疗,缓解冠心病人的症状;延长急救所需的时间;2、发出现场的声光报警信号,通知病人附近周围的人们,作出相应的急救;3、触发无线电发射自动报警装置,让连接在固定电话上的专用自动报警接收和拨号模块进行接收,并自动对相应的预设报警电话号码:如120、110、社区医疗服务电话号码、亲人电话号码等进行拨号报警,通知相关的人员进行紧急抢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示意图。
图中:1、单片机系统,2、心电传感器,3、脉冲发生器,4、治疗电极,5、声光报警装置,6、无线电控制自动报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结合图1,所述的冠心病护理监测报警器,包括:单片机系统1、心电传感器2、脉冲发生器3、治疗电极4、声光报警装置5、无线电控制自动报警装置6,其中,心电传感器2连接单片机系统1,单片机系统1连接脉冲发生器3,脉冲发生器3连接治疗电极4;单片机系统1连接控制声光报警装置5;单片机系统1连接控制无线电控制自动报警装置6;单片机系统1从心电传感器2中检测到人体的心律并判断结果有异常时,首先触发接通主机内的理疗用脉冲发生器3,通过治疗电极4对人体的至阳穴位进行电疗,缓解冠心病人的症状,延长急救时间;其次,触发启动声光报警装置5,现场发出声光报警信号,通知病人附近周围的人们,作出相应的急救;接着,触发启动无线电控制自动报警装置6,让连接在电话上的专用自动报警接收和拨号装置进行接收,并自动对相应的预设报警电话号码:如亲人电话号码、120、110、社区医疗服务电话号码等进行拨号报警,通知相关的人员进行紧急抢救。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忠芬,未经刘忠芬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756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带LED灯的防火喷淋头
- 下一篇:消毒棉球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