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打气筒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6651.0 | 申请日: | 2012-11-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117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01 |
发明(设计)人: | 李进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进超 |
主分类号: | B60S5/04 | 分类号: | B60S5/04;F04B33/00;F04B39/10;F04B41/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45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打气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省力的打气筒。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打气筒打气比较费力,尤其是打一些像三轮车等大点的车胎时更是费力不好打气。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打气时省力的打气筒。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打气筒,包括打气筒筒体、底座、出气管、置于筒体中的活塞以及连接活塞的把手,其中,底座连接在筒体的底端,在筒体底部、底座上部设有储气罐,储气罐的底面无缝焊接在底座上,储气罐的顶部设有凹槽与筒体底部卡接,储气罐侧面开有的出气孔,通过连接头与出气管连接,储气罐的进气孔位于储气罐顶部,进气孔上安装单向止气阀。
所述单向止气阀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卡爪和垫圈,其中垫圈直径大于储气罐的进气孔口径,卡爪外切圆直径大于储气罐的进气孔口径,卡爪与垫圈连接处的直径小于储气罐的进气孔口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新型通过在打气筒的筒体内部增设一个储气罐,并利用单向止气阀进行气体密封,对空气进行二次加压,使打气筒打气变得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单向止气阀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新型储气罐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把手,2、筒体,3、储气罐,31、进气孔,5、出气管,6、底座,7、单向止气阀,8、卡爪,9、垫圈,10、连接头,32、出气孔,33、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2和3所示,本新型基于现有的打气筒改进而来,现有的打气筒包括打气筒筒体2、底座6、出气管5、置于筒体中的活塞以及连接活塞的把手1,其中,底座6连接在筒体2的底端。本新型的改进是在筒体2的底部、底座的上部增加设置一个用于储存气体的储气罐3,储气罐3内部为空腔,顶部设有一凹槽33与筒体2底部卡接,储气罐的底面与底座6无缝焊接,储气罐的侧面设置出气孔32,通过一个连接头10与打气筒的出气管5连接,储气罐的进气孔31位于储气罐顶部,进气孔31上安装单向止气阀7,单向止气阀7浮动卡接在进气孔上。
如图2所示,所述单向止气阀包括一体注塑成型的卡爪8和受力即可滑动的垫圈9,其中垫圈9直径大于储气罐的进气孔口径,卡爪8外切圆直径大于储气罐的进气孔口径,卡爪与垫圈连接处的直径小于储气罐的进气孔口径。
卡爪和垫圈的作用在于:当打气筒把手用力下压的时候,垫圈下行,气体储存在储气罐内,当提起把手时,垫圈上行,堵住储气罐的进气孔,实现密闭封闭作用,因此即可实现二次加压,使得打气筒打气变得更加的省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进超,未经李进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665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列车轮对齿轮箱行走支撑装置
- 下一篇:一种气缸盖上的发动机配气机构布置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