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热能与太阳能辅助的燃煤电厂加热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6458.7 | 申请日: | 2012-12-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931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6-12 |
发明(设计)人: | 韩中合;王继选;李恒凡;刘小贞;吴智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 |
主分类号: | F22D1/32 | 分类号: | F22D1/32;F24J3/08;F24J2/12;F24J2/2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高锡明 |
地址: | 0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热能 太阳能 辅助 燃煤 电厂 加热器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有效利用地热能和太阳能提高燃煤发电效率,实现低碳排放的新型辅助加热器系统,属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发电厂以火力发电为主,这种发电方式所用燃料主要是煤炭,其缺点是煤耗高,能源利用率低,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排放量大,环境污染严重。据初步统计,我国火电厂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达到总排放量的近60%左右,因此,如何实现节能减排是火力发电厂目前所面临的一个富有挑战性的重大课题。
地热资源具有开发费用低、无污染等优势。据原地矿部统计,我国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其探明的藏南、滇西、川西以及台湾省的地热资源尤为丰富,且多为150℃以上的高温地热资源,但目前我国地热的开发和利用仍处于初级阶段,地热在能源结构中所占的比例不足0.5%,因此开发潜力巨大。
另外,我国太阳能资源也非常丰富,具有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运行费用低,维护简单、无噪声、无需燃料、无污染等优点,太阳能利用技术日趋成熟。在各类太阳能集热器中,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属于一种中温集热器,它可以将工质温度加热到400℃,利用这种集热器收集太阳能进行发电是目前唯一实现商业化运营的太阳能热发电方式。但是单纯的太阳能集热发电系统需要大量的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占地面积巨大,投资较高。
由于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与地热能资源丰富的地区重叠分布,因此通过整合地热能和太阳能的低碳排放优势和传统的火力发电的技术优势,将地热能和太阳能的利用联合引入传统燃煤电厂系统中,势必能有效地改善并提高系统发电的经济性和环保性。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地热能与太阳能辅助的燃煤电厂加热器系统,以降低燃煤发电系统的煤耗、减少环境污染。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地热能与太阳能辅助的燃煤电厂加热器系统,构成中包括加热器和并联辅助系统,所述并联辅助系统由地热加热系统与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场并联而成,并联辅助系统的工质出口经并联辅助系统蒸汽出口阀接加热器的蒸汽入口,其工质入口经并联辅助系统疏水入口阀接加热器的疏水出口。
上述地热能与太阳能辅助的燃煤电厂加热器系统,所述地热加热系统包括热交换器、地热井和回灌井,所述热交换器的吸热工质入口经地热加热系统入口阀与并联辅助系统疏水入口阀的出口连接,其吸热工质出口经地热加热系统出口阀与并联辅助系统蒸汽出口阀的入口连接,热交换器的高温流体入口经进水阀接地热井内热水,其高温流体出口经排水阀与回灌井连接;在进水阀的入口与排水阀的出口之间设置有旁路阀。
上述地热能与太阳能辅助的燃煤电厂加热器系统,所述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场由多个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串、并联连接而成,其入口设置有集热器场入口阀,出口设置有集热器场出口阀。
本发明在传统燃煤电厂加热器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由地热加热系统与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场并联构成的辅助系统,并联辅助系统将加热器的部分疏水加热至具有本级加热器汽机侧抽汽参数的蒸汽后送回加热器,这些蒸汽代替全部或部分汽轮机侧抽汽在加热器中放出热量,加热来自上一级加热器的给水。该系统充分利用了地热能和太阳能丰富和无污染的优势,调整了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地热加热系统、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场的进出口都设有阀门,在设备出现故障时可以起到解裂故障装置的作用,以防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
本发明利用地热能和太阳能加热给水,减少了本级加热器汽轮机侧抽汽量,在维持机组发电量不变的情况下,使煤耗量明显减少,有效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解决了单一燃煤电厂的高污染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系统连接图。
图2是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1、加热器;2、上一级加热器;3、下一级加热器;4、加热器抽汽蒸汽阀;5、加热器疏水阀;6、并联辅助系统疏水入口阀;7、集热器场入口阀;8、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场;9、集热器场出口阀;10、地热加热系统入口阀;11、热交换器;12、地热加热系统出口阀;13、地热井;14、回灌井;15、进水阀;16、排水阀;17、旁路阀;18、并联辅助系统蒸汽出口阀; 19、抛物面槽式太阳能集热器;20、换热管;21、抛物面槽式聚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645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