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气水式阀门寿命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61159.4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39022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15 |
发明(设计)人: | 陈英杰;黄家邦;代培刚;刘志鹏;王智霖;张阳;张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M3/28 |
代理公司: | 广州凯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59 | 代理人: | 陈领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 气水式 阀门 寿命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装置,具体为一种节能气水式阀门寿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阀门是流体输送系统中的控制部件,其具有截止、调节、导流、防止逆流、稳压、分流或溢流泄压等功能。阀门在使用过程中,阀板与阀座不可避免地产生磨损,经过多次启闭后,当阀板、阀座之间磨损达到一定程度时,阀门在关闭后将出现泄漏超标现象。一批阀门生产出来,它的使用寿命多长启闭多少次后可能出现泄漏超标目前对其进行测试一般是采用液压泵将流体输送至阀门容腔,然后观测阀门的泄漏情况。然而测试的次数通常需达到成千或上万次,液压泵需多次启动和停止来配合测试,这样浪费了资源且对液压泵造成损害,而且采用液压泵测试时,由于液压泵流量一般比较大,如采用微型泵则会大大提高成本,测试员需时刻注意阀门会不会因为液压泵压力过大而破损,防止发生意外。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性好、自动化程度高、且节能的节能气水式阀门寿命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节能气水式阀门寿命测试装置,包括气压罐、装有溶液的气水储能罐、 安装被测阀门进出口的进口连接板和出口连接板,所述气水储能罐上部设有进气口,下部设有出液口,所述气压罐通过输气管道与所述进气口连通,所述出液口通过输液管道与所述进口连接板连通,所述出口连接板连接出水管道,所述出水管道上安装有进口电磁阀和出口电磁阀。
优先的,所述输气管道上安装有第一减压阀和启闭阀。
优先的,所述输气管道上还安装有允许所述气压罐向所述气水储能罐输气的单向阀。
优先的,所述输液管道上安装有第二减压阀,所述第二减压阀和所述进口电磁阀之间还安装有第一压力表。
优先的,所述气水储能罐上部还设有安全阀和第二压力表。
优先的,所述气水储能罐内还设有漂浮在溶液表面以隔绝气体与溶液接触的隔膜,所述隔膜可采用塑料薄膜或一些泡沫板,所述隔膜隔绝气体与溶液接触,避免气体溶解于溶液之中引起压力变化,使系统更加稳定。
优先的,所述气压罐盛装压缩空气,或者其他难溶解、难液化并且稳定的气体,如氮气、氧气、或其他稀有气体。
优先的,还包括有集液槽,所述集液槽设在所述出水管道出口下方,收集测试中排放的液体,方便回收使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设有一气水储能罐,通过气压罐施压,以一定压强将气水储能罐里的水(或溶液)供给到安装在进口连接板和出口连接板阀门进出口之间的测试阀门,连 接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相关控制阀门和仪表;测试时,用气压罐将气水储能罐内的水升压到被测阀门试验时需要的额定压力的150-250%并维持此压力,将待测阀门安装在进口连接板和出口连接板之间后,打开进口电磁阀向待测阀门的阀腔内注入压力水,当阀腔内的水压达到设定值时观测压力表所显示的压力数值是否有损失,若一段时间后压力无损失则表明待测阀门密封良好,然后关闭进口电磁阀,打开出口电磁阀泄压。重复上述过程,从而实现对阀门使用寿命的测试,并纪录相关数据,为使用者提供客观的使用寿命数据。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气压罐和气水储能罐的结合,最高压力能达到25MPa,不用电泵施压,性能稳定、安全而且节能,可实现自动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节能气水式阀门寿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节能气水式阀门寿命测试装置,包括气压罐1、装有溶液的气水储能罐2、安装被测阀门8的进口连接板3和出口连接板4,气压罐1盛装有压缩空气,或者其他难溶解、难液化并且稳定的气体,如氮气、氧气或其他稀有气体。气水储能罐2上部设有进气口,下部设有出液口,气压罐2通过输气管道5与进气口连通,出液口通过输液管道6与进口 连接板4连通,出口连接板4连接出水管道7,所述出水管道7上安装有进口电磁阀31和出口电磁阀41(均为两位两通电磁阀),其中,输气管道5上依次安装有第一减压阀51、启闭阀52(球阀)和允许气压罐1向气水储能罐2输气的单向阀53。输液管道6上于进口电磁阀31前依次安装有第二减压阀61和第一压力表62,出水管道7出口下方还设置有收集测试中排放的液体的集液槽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未经广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6115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