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燃烧炉的空气预热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9005.1 | 申请日: | 2012-12-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5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蒋立维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风伦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L15/00 | 分类号: | F23L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玉秋;郝鹏 |
地址: | 610046 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 空气 预热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户外用品,具体为一种能够提高野营炉内燃料燃烧效率的空气预热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野营炉在燃烧燃料的过程中,由于引入的空气未作任何加热处理,所以空气的温度与户外温度相同,最高不会超过50℃。这对于燃烧炉内接近千度的温度来说,算是非常低的温度。当燃料进行燃烧,需要持续的供应氧气时,空气随着气流的走向进入燃烧炉的炉内,随着低温空气的持续进入,无疑会对炉内温度造成不良影响。炉内的高温遇到低温空气会降温、然后再通过燃烧燃料进行升温。如此反复的降温—升温过程,严重制约了炉内温度的升高,并且对燃料的消耗速度也会加快。与此同时,当炉内温度降低时,部分燃料还会出现不完全燃烧的情况,在遇到潮湿的燃料时,还会产生大量的烟雾,造成燃料的大量了浪费。在可燃资源缺乏的情况下,对长期处于户外的人员来说是非常不利的。由此可知对空气进行预热,是提高炉温、节省燃料资源比较可行的办法。但由于现有燃烧炉体积相对较小,并不能够具备有效的空气预热结构。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野营炉虽然也采用了一定的解决手段,例如在野营炉体内增设辅助加热装置,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因为加热装置本身同样需要依靠能源进行驱动加热,所以设有辅助加热装置的现有野营炉不仅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空气预热的问题,而且所花费的成本也相对较高。
综上所述,对于现有的野营炉,并没有一种通过其自身改变,从而实现空气预热的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野营炉的空气预热结构,通过对野营炉自身结构的改变,使其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空气的充分预热,进而达到提高炉温以及使燃料得到充分燃烧的效果。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燃烧炉的空气预热结构,包括炉体和设置在炉体内部的炉膛,其中炉体上设有通风孔,炉膛上设有进风口,所述通风孔设置在炉体的上部,所述炉体内部设有弯折的绕流通道,该绕流通道的一端与炉体的通风孔连接,另一端与炉膛的进风口连接。
进一步,所述炉体为多层套筒结构,套筒与套筒同轴套接,相邻套筒之间留有间隔,所述绕流通道由套筒之间的间隔层贯通组成。
进一步,所述相邻套筒之间的间隔均大于10mm。
进一步,所述多层套筒结构由依次从外向内设置的外筒、隔热筒、绕流筒以及燃烧筒组成;其中,外筒侧壁的上部设有通风孔,隔热筒与绕流筒的下部设有绕流口,燃烧筒的筒壁上设有进风口;所述通风孔、外筒与隔热筒之间的间隔层、绕流口、绕流筒与燃烧筒之间的间隔层以及进风口依次贯通连接,形成所述绕流通道。
进一步,所述绕流口的高度为30mm-50mm。
进一步,所述绕流口至少设置三个,且等间隔设置。
进一步,所述外筒壁上的通风孔为可通过滑动风门调节进风量的条形通风孔,或者为在外筒壁上均匀分布设置的三至四排圆形通风孔。
进一步,所述进风口均匀分布在燃烧筒的侧壁和筒底处。
进一步,所述燃烧筒的上部为上小下大的锥体结构。
进一步,所述外筒内壁上设有隔热材料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在炉体上部的通风孔与炉膛的进风口之间设有弯折的绕流通道,以此实现在野营炉有限的空间内增加了空气进入炉膛的路径长度。当冷空气由通风孔进入,经过长距离弯折的绕流通道,最终达到炉膛时,空气已在进入过程中实现了充分预热的目的。由于冷空气充分预热成为高温气体,所以预热后的空气不会再制约炉内温度的升高。本实用新型不仅提高了炉火的温度,而且为燃料的充分燃烧提供了保障,进而提高了燃料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2、通风孔,3、外筒,4、隔热筒,5、绕流筒,6、绕流口,7、燃烧筒,8、进风口,9,锥口。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路是,将通风孔设置在炉体的上部位置,并在炉体的通风孔与炉膛的进风口之间设有弯折的绕流通道,以此增加冷空气的进入路劲长度,使冷空气在进入过程中得到炉内温度的充分预热。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一种燃烧炉的空气预热结构,包括炉体1和设置在炉体1内部的炉膛。其中,炉体1的上部设有通风孔2,炉膛上设有进风口8。炉体1内部设有弯折的绕流通道,该绕流通道的一端与炉体1的通风孔2连接,另一端与炉膛的进风口8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风伦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风伦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900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即热式电磁感应热水器
- 下一篇:全自动低静态功耗节能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