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独立散热的PXI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220657502.8 | 申请日: | 2012-12-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2956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3-05-29 |
发明(设计)人: | 吴文利;陆海锋;王广西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山锋测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20 | 分类号: | G06F1/2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王茹 |
地址: | 510656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独立 散热 pxi 电子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独立散热的PXI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PXI结构的电子设备的散热方式,大多通过侧进风后出风的方式,内部的气体流动产生窜流,通过发热最大部位的不是冷风,冷却效果不佳,风道比较复杂,不利于风的流动,散热效果差、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散热效果差、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独立散热的PXI电子设备。
一种独立散热的PXI电子设备,包括:机箱背板、电源风扇以及电源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箱背板的下部设有背板进风口、上部设有背板出风口;
所述电源风扇设于背板出风口位于机箱内的一侧;
所述电源模块设于背板进风口与背板出风口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独立散热的PXI电子设备还包括机箱底板、机箱侧板、机箱风扇以及PXI模块,其中,所述机箱底板位于PXI模块底部位置处设有底板进风口,所述机箱侧板位于PXI模块顶部位置处设有侧板出风口,所述机箱风扇设于侧板出风口位于机箱内的一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电源模块安装在机箱内部部分为密封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PXI模块上设有PXI板卡,其特征在于,所述PXI模块上的PXI板卡为垂直插拔设计。
上述独立散热的PXI电子设备,电源模块和PXI模块分别设有相互独立的散热风道,电源模块安装在机箱内部部分为密封设计,提高散热效率,PXI板卡是垂直插拔设计,风道能够直接、有效的确保风的流动,减少窜流,改善了板卡器件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独立散热的PXI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独立散热的PXI电子设备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描述。
参见图1所示,图1为一个实施例的独立散热的PXI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包括:机箱背板01、电源风扇02,机箱底板03、机箱侧板04、机箱风扇05、电源模块06以及PXI模块07。
机箱背板01的下部设有背板进风口11、上部设有背板出风口12,电源风扇02设于背板出风口12位于机箱内的一侧,电源模块06设于背板进风口11与背板出风口12之间。机箱底板03位于PXI模块07底部位置处设有底板进风口31,机箱侧板位于PXI板卡顶部位置处设有侧板出风口41,机箱风扇05设于侧板出风口41位于机箱内的一侧。其中,电源模块06安装在机箱内部部分为密封设计,PXI模块07上的PXI板卡71为垂直插拔设计。
上述独立散热的PXI电子设备,考虑到主要发热部件是电源模块06和PXI模块07,针对设备的散热也主要是集中在这两个模块上的散热,同时,将这两个模块的散热独立开来。
对于电源模块06的散热:
设计电源模块06安装在机箱内部部分是密封的,外露机箱表面开电源模块06单独的进、出风空。在机箱内部,风由下面的背板进风口11进入机箱,当电源模块06工作时产生的热量随着风道垂直上升,在背板上部的电源风扇03把热气直接抽出,其风道如图2中的箭头所示,该设计可以达到对电源模块06更有效的散热。
对于PXI模块07的散热:
PXI板卡71安装结构方式是垂直插拔,PXI板卡71工作时器件产生的热量垂直上升,向上传递,根据气流压力传递的原理,抽风时存在较小的阻力,散热彻底,不会产生窜流,PXI模块07在机箱中是相对密闭的,在机箱底板03和机箱侧板04相应位置开有底板进风口31和侧板出风口41,当PXI板卡71处于工作状态,冷空气通过底板进风口31进入机箱内部,在机箱风扇05的抽风作用下,冷空气再进入PXI板卡71的间隙,带走PXI板卡71产生的热量,将其排出机箱外,从而达到对PXI模块07更好的散热效果,提高整体散热水平。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山锋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山锋测控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22065750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容式触控面板
- 下一篇:多通路485通信数据采集模块